游客,您好!欢迎您进入科技信息监测服务平台!登录 | 注册  帮助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编译报道
  •  分类浏览
  • 摘要:

    4月22日

    在冀东油田高75平台35千伏开关站中控室内

    随着逆变器控制按钮的启动

    中国石油最大水面光伏发电项目

    冀东油田分布式自发自用光伏发电项目

    正式全部并网发电

    预计首年平均每天发电量为14.9万千瓦时冀东油田分布式自发自用光伏发电项目利用3个闲置平台和5个生产平台建设而成,总占地面积59.05万平方米,建设规模40.97兆瓦,其中水上部分占地47.36万平方米,为目前中石油最大水面光伏发电项目。该项目计划前20年平均发电量为5161.3万千瓦时,产出绿电并入冀东油田陆上110千伏变电站,覆盖该油田高尚堡、柳赞、老爷庙等油区,预计年可节约标煤1.66万吨,减排二氧化碳4.59万吨。为保证项目顶层设计合理、效益最大化,冀东油田组织有关部门提前介入,前期开展了10余轮次的踏勘选址,筛选闲置井场数十个,规划电力线路,避让油气生产设施设备、地方养殖池等,最终确定了项目规划方案。针对曹妃甸地区水资源丰富的特点,项目方案因地制宜探索“渔光互补”新型模式,实现“上发电、下养鱼”。经过多次研究,项目设计合理的光伏组建安装高度并选择了合适的养殖品种,同时尝试混养对虾、河豚、鳙鱼等,最大化创造项目的经济效益。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该油田充分发挥管理优势,大力推进项目的安全、质量、进度管控等综合措施,大大提高了工程项目管理的专业化水平和效率。此外,以控投降本为核心,优化资源配置,最大程度实现项目的增值与项目费用的降低。

    近年来,冀东油田充分发挥地处京津冀地区的地理优势,牢固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先行先试优势,抢抓新能源发展机遇,加快油田生产厂站、油气厂区自发自用光伏电站建设,加大清洁能源替代力度,加快能源体系、服务平台建设。截至目前,冀东油田建成、在建清洁电力项目达到13个,总规模达71.5兆瓦,年可节约标煤2.84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5.34万吨,为实现“双碳”目标作出了积极贡献。

    来源机构: 能源界 | 点击量:1
  • 摘要: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建立煤炭产能储备制度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提出到2027年,初步建立煤炭产能储备制度,有序核准建设一批产能储备煤矿项目,形成一定规模的可调度产能储备。

    在国家有序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清洁能源占比持续攀升的大背景下,为何还要建立煤炭产能储备机制?引导企业建立煤炭产能储备,具体怎么做?

    发挥煤炭“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

    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走进国家能源集团雁宝能源宝日希勒露天煤矿作业现场,电铲、卡车忙个不停,破煤机正在高效运转。从采煤、运煤、破碎到储煤、装煤外运,作业现场配合有序,一气呵成。在这里,每天都有10万吨煤炭沿着铁路运往东北。

    作为内蒙古东部和东北三省煤炭保供的重要力量,雁宝能源宝日希勒露天煤矿采取集中降深剥离方式,实现快速露煤,最大限度提升设备效率,为东北地区能源供应提供坚实保障。

    煤炭是中国的主体能源,在能源保供中发挥着“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从中国的能源生产版图看,“富煤贫油少气”是中国国情。要夯实国内能源生产基础,必须保障煤炭供应安全。

    “近年来,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能源消费保持较快增长,叠加极端天气等不确定因素影响,局部地区个别时段存在煤炭供应偏紧的情况。建成一定规模的煤炭储备产能,可在国际能源市场剧烈波动、恶劣天气多发、供需形势急剧变化等极端情形下‘向上弹性生产’,快速释放储备产能,有效提升煤炭应急保障能力,更好发挥煤炭在能源供应中的兜底保障作用。”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说。

    《实施意见》提出,主动适应煤炭供需形势变化,形成稳定的产能储备支持政策预期,积极引导具备条件的企业建设煤炭储备产能。到2027年,初步建立煤炭产能储备制度,有序核准建设一批产能储备煤矿项目,形成一定规模的可调度产能储备。到2030年,产能储备制度更加健全,产能管理体系更加完善,力争形成3亿吨/年左右的可调度产能储备,全国煤炭供应保障能力显著增强,供给弹性和韧性持续提升。

    “建立煤炭产能储备制度,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的基本国情和煤炭作为主体能源的现实条件,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选择。建立煤炭产能储备制度,能够有效发挥煤炭‘压舱石’的兜底作用,调节能源供需平衡,是促进市场平稳运行的基本保障。”煤炭综合利用多种经营技术咨询中心主任徐亮说。

    更好凸显煤电支撑调节功能

    建立煤炭产能储备机制符合中国能源供应规律,是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不过,也有人提出疑问:当前国家大力推进“双碳”目标,在此背景下强调煤炭产能储备,是否符合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发展要求?

    “实际上,建设煤炭产能储备机制是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分步实施碳达峰行动的有效路径。”徐亮说。

    从发电利用情况看,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去年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在全国发电总装机中的比重已突破50%,历史性超过火电。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约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3,风电光伏发电量保持两位数增长。这说明可再生能源在全国电力供应中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不过,风、光等可再生能源具有“看天吃饭”的特性,极热无风、夜间无光时,还需要其他能源及时“顶上”。尤其在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持续攀升的情况下,如何平衡“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和“确保能源稳定供应”至关重要。过去作为发电主体的煤电,可以在新能源发电不稳时补给兜底,转向发挥支撑调节作用,为能源供应提供保障。

    “煤炭产能储备可以有效提升煤炭供应灵活性,保障煤电更好发挥支撑调节作用,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促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说。

    煤炭产能储备机制到底怎么建?

    根据《实施意见》,产能储备煤矿的设计产能由常规产能和储备产能两部分组成。常规产能是指非应急状态下煤矿正常生产的产能,由企业根据市场情况自主组织生产,不纳入国家统一调度范围。储备产能是指在常规产能基础之上预留的规模适度、用于调峰的产能,应急状态下按国家统一调度与常规产能同步释放,实现煤矿“向上弹性生产”。产能储备煤矿的常规产能和储备产能之和为设计产能。

    具体看,可以申报建设储备产能的煤矿应为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核准权限的新建、在建煤矿项目,煤矿储备产能规模按占煤矿设计产能的比重,划分为20%、25%、30%三档。储备产能煤矿所在矿区应具备外运便利、运力充足等条件,煤炭产品主要用于保障发电供热及民生用能需求。针对符合申报条件的煤矿项目,国家能源局委托有关评估机构组织专家对申报建设储备产能的煤矿项目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统筹确定煤矿项目名单及产能储备建设规模,优先支持山西、蒙西、蒙东、陕北、新疆五大煤炭供应保障基地内的大型现代化露天煤矿或安全保障程度高的井工煤矿。

    “产能储备煤矿建成后,国家根据煤炭市场供需变化等情况对储备产能实施统一调度。当煤炭供应紧张时,组织产能储备煤矿‘向上弹性生产’,快速释放储备产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当煤炭供应充裕时,组织产能储备煤矿按照常规产能生产,减少化石能源消费,为新能源发展腾出空间,助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国家能源局上述负责人说。

    清洁、安全、高效建设煤炭产能储备

    伴随“双碳”目标有序推进,清洁、安全、高效产煤,成为煤炭行业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的共识。

    在国家能源集团新疆公司黑山露天煤矿采场,一块块大颗土石料不断运送进破碎站,经过破碎后,随着皮带机转动运往排土场。伴随排土机手臂起落,这些颗粒被均匀堆砌在排土场上——这是目前国内最大露天煤矿剥离半连续系统的运行场景。

    作为现代化大型露天煤矿,黑山露天煤矿资源储量丰富,煤炭灰分低、热值高,是备受市场青睐的优质煤炭。不过,黑山露天煤矿岩石硬度高,传统剥离工艺难以满足大型矿井需求。运用剥离半连续系统后,其剥离效率约可提升30%,生产能力达9000吨/小时,产煤更加高效。同时,该煤矿采用皮带取代燃油车辆运输,实现“以电代油”,大幅降低车辆长距离运输产生的油耗、扬尘和尾气排放,达成节能降耗、清洁产煤的目的。

    大型现代化露天煤矿和安全保障程度高的井工煤矿,是建设煤炭产能储备机制的重点场所。清洁、安全、高效,是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原则。《实施意见》提出,产能储备煤矿主要通过增强采掘(剥)能力、提高工作面推进度的方式形成储备产能,不通过增加工作面的方式实现。“这说明建设煤炭产能储备建立在限定的资源赋存、安全条件和环保约束基础上,主要通过提升现有生产能力和产能利用效率来实现,是进一步发挥煤矿生产工艺水平的表现。产能储备煤矿统筹推进工作面节能降本增效、优化工艺流程,从源头上为减少环境污染提供了基本保障。”徐亮说。

    引导更多企业加入煤炭产能储备建设,还要有相关配套政策作支撑,激励企业积极调动生产力。国家能源局前述负责人表示,《实施意见》分别从产能置换、煤炭矿区总体规划及规划环评手续办理、新增产能指标等方面提出了相关配套优惠支持政策。在产能置换政策方面,新建和在建煤矿可根据储备产能建设规模占比,不同程度免予实施产能置换。在煤炭矿区总体规划及规划环评手续办理方面,允许产能储备煤矿在现有规划规模的基础上增加不超过30%的规模。在新增产能指标上,产能储备煤矿的储备产能不占用所在省区新增产能指标。

    “煤矿产能置换是国家为推进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煤炭行业转型升级提出的一项重要举措。国家鼓励符合产业政策的新建、改扩建煤矿提高产能,实现先进产能和落后产能替换,合理统筹资源接续和矿区可持续发展。产能置换能推动煤炭行业向高端、绿色、智能化方向发展。”徐亮说,“这些配套支持政策旨在鼓励企业加强储备能力建设,从而优化煤炭生产开发布局,加快煤矿先进产能建设,起到保障煤炭安全稳定供应的作用。”

    来源机构: 能源界 | 点击量:0
  • 摘要:

    国际能源网获悉,近日,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安徽省能源局、安徽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发布了《关于印发安徽省风电乡村振兴工程总体方案的通知》。

    《通知》指出,全省2022年集体经济经营收益20万元以下村集体经济组织(简称“低收入村”),按照每个村500千瓦标准配置乡村振兴风电项目建设规模,以县为单位统一组织实施。全省规划实施乡村振兴风电项目装机规模200万千瓦左右,力争2026年底建成投运,建成后每个低收入村每年增收5万元及以上。

    优选投资主体方面,各县(市、区)政府综合考虑投资运营能力、村集体经济增收效果等因素,通过招标、竞争性比选等方式确定1个投资主体,负责本县乡村振兴风电项目建设和全生命周期运营维护。

    落实风电项目方面,各县(市、区)在可配置建设规模范围内,按照集中开发为主的原则规划建设乡村振兴风电项目,落实项目建设用地、电网接入和消纳条件等。本县域内无法落实乡村振兴风电项目时,可协商在所属市域范围内其他县(市、区)落实。

    确定实施模式方面,乡村振兴风电项目由优选确定的投资主体组织实施。县级政府可依法合规利用乡村振兴专项资金、土地使用权作价等方式,采用政府全额出资、政府和企业合资合作等模式参与乡村振兴风电项目建设,政府投资入股收益统筹用于增加低收入村集体经济收入。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创新收益分配共享机制,更多惠及低收入村集体经济。

    《通知》还指出,各地应优先支持乡村振兴风电项目建设,鼓励各地结合实际提供“一站式”服务,依法加快办理乡村振兴风电项目核准、规划许可、土地使用、环评、水土保持、电网接入等手续。

    此外,拟建乡村振兴风电项目基本情况,包括装机规、建设地点、建设条件落实情况等。项目要合理规划布局,原则上每个行政村安装风机容量不超过20兆瓦。

    来源机构: 国际风力发电网 | 点击量:0
  • 摘要:

    4月22日,长江内河首艘纯电动双体港口作业船舶“电都绿动1”轮在宜昌完成首航。

    “电都绿动1”轮按照《内河绿色船舶规范》“绿色船舶-3”附加标志进行设计建造,由民营企业湖北省翔博智能船务有限公司投资。该船设计总长为21.5米,型宽6.2米,型深2.2米,主船体采用钢质双体结构,搭载430千瓦时动力电池,采用2台37千瓦的全回转直翼舵桨作为推进系统,一次充电可续航 72公里,可容纳46名乘客。相比传统燃油动力的船舶,该轮每年可替代燃油 40吨,减少有害气体排放125吨。

    此次“电都绿动1”轮的成功首航,标志着长江上首艘全电力推进直翼舵桨双体船舶、首艘纯电动内河港口作业船舶、全国首家宜昌本土民营企业研发的纯电船舶“三电”管理系统正式投入使用,对宜昌市持续推进“电化长江”战略、加快绿色交通低碳发展和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具有积极示范意义。

    来源机构: 能源界 | 点击量:0
  • 摘要:

    日前,由中国石化上海石化生产的48K大丝束碳纤维风电专用料 , 被三一重能公司成功制造成131米全球最长的陆上风电叶片。

    该叶片力学性能优异,凸显出大丝束碳纤维 风电专用料在解决大型化风电叶片减重和性能提升方面的显著优势,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制造大型化风电叶片,必须满足叶片轻量化、高强度、高刚性等力学性能要求。传统的玻璃纤维材料当叶片长度超过120米时,就到达自身材料的性能极限,而碳纤维材料则可突破这一极限。

    由上海石化碳纤维制造的该款风电叶片,使用全碳拉挤主梁,并配备先进的后缘辅梁和小腹板设计,通过优化主梁区域单双腹板组合形式,有效提升了超长叶片的刚性和稳定性。

    来源机构: 能源界 | 点击量:1
  • 摘要:

    4月24日,蔚来能源与中国海油炼化公司(简称“中海炼化”)首座共同出资建设的充电站——凯康海油大厦充电站正式上线运营。

    中海炼化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陈彦,中海油华北销售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任波,蔚来能源运营负责人刘云等出席,共同见证该充电站上线运营。凯康海油大厦充电站的上线运营,标志着中海炼化与蔚来能源战略合作进入新阶段,双方将继续携手,围绕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深化合作,为用户提供更便捷的加电体验,共同推动绿色低碳产业高质量发展。

    自2023年6月27日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来,蔚来能源与中海炼化携手共建充换电站,双方已共建3座充换一体站,2座换电站,1座充电站。

    来源机构: 能源界 | 点击量:0
  • 摘要:
    4月21日,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延寿县,由石油工程建设公司中原油建公司承建的虎林—长春天然气管道工程第二标段项目单日焊口109道,总体焊接完成51.199千米,创单日焊接最高纪录。图为该项目施工现场。
    来源机构: 能源界 | 点击量:0
  • 摘要:

    4月24日,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传来消息,今年一季度,青海省新能源发电量达127.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4%,占全省发电量的比重提升至51.3%,在全国省级电网中率先实现新能源发电量占比超过50%的壮举。

    青海省风光资源得天独厚,是我国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目前,青海省正致力于构建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推动新能源占比不断提升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并在电源互补、电网互联、产业调节、绿色低碳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今年以来,国网青海电力积极推动新能源开发利用,打造大送端电网,为“沙戈荒”地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提供有力支撑,推动绿色电力消费,实现新能源发电装机和发电量占比“双主体”“双提升”。截至3月底,青海省发电总装机达到5568万千瓦,其中新能源发电装机占比高达69.7%,达到3879万千瓦。年内预计新增新能源发电装机将超过1500万千瓦,届时新能源发电装机总量将突破5000万千瓦大关。

    国网青海电力采取多项措施提升新能源电源并网和电量消纳能力。在绿电交易方面,该公司完善以中长期交易为主、现货交易和辅助服务市场为补充的全市场体系,一季度完成市场化交易电量238.5亿千瓦时,其中绿电交易电量达到5.04亿千瓦时。在绿证交易方面,推动绿证核发模式由“自愿核发”向“全量核发”转变,一季度核对104个可再生能源场站档案信息和近31亿千瓦时电量数据,实现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在负荷管理方面,配合政府主管部门优化峰谷分时电价政策,扩大电力需求响应范围至全省工商业用户,促进绿色消费。

    据统计,“十四五”以来,青海省新能源发电量已达到1333.2亿千瓦时,省内消纳绿电2500.8亿千瓦时、外送绿电588.4亿千瓦时,电力“含绿量”逐年攀升,为推动绿色发展、实现碳中和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来源机构: 能源界 | 点击量:0
  • 摘要:

    2024年4月22日,中国华电辽宁铁岭离网储能制氢一体化项目正式转入商业运行,标志着我国最大规模风电离网制氢示范项目转入商运。

    该项目由华电辽宁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以7:3比例出资建设。首创研发“大容量风电离网制氢一体化”技术,并应用于国内首个25兆瓦离网风电制氢项目,建设25兆瓦风力发电机组、5兆瓦时储能电站和3套单机产量为1000Nm3/h水电解制氢装置。2023年7月6日,该项目主厂房的基础施工完成第一批次混凝土浇筑工作;2023年11月30日,试生产阶段成功制出辽宁省“第一罐”风电离网绿氢;2024年4月12日,取得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充装许可证。作为辽宁省第一家纯绿氢生产项目,顺利产氢并完成氢气充装,氢气纯度达到99.999%。从开工建设、试生产阶段成功出氢、到如今的正式投入商业运行,该项目仅用8个月就实现投产目标,跑出了项目建设“华电速度”,打造了全球首台套大规模风电离网制氢项目示范。

    来源机构: 能源界 | 点击量:0
  • 摘要:
    4月25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开展2024年电力市场秩序突出问题专项监管的通知》指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电力市场秩序突出问题的专项监管,重点对交易规则执行情况、限制市场竞争情况、信息披露及报送情况、其他电力市场秩序突出问题等进行监管。
    来源机构: 能源界 | 点击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