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mar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network system

微信公众号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采集报告

采集报告共计 152 条信息

1 ISC发布《太平洋蓝鳍金枪鱼评估报告》 2022-09-02

根据北太平洋金枪鱼和类金枪鱼科学委员会(ISC)全体会议上提出的一份评估报告,国际社会开展对制止太平洋蓝鳍金枪鱼过度捕捞行动后,蓝鳍金枪鱼数量目前正在增长,且幼年金枪鱼数量众多。 评估证实,2019年蓝鳍金枪鱼数量已超过初次重建目标,并预计今年下半年可能会超过由美洲热带金枪鱼委员会和中西太平洋渔业委员会确定的第二个重建目标,这远远早于国际上商定的时间表。 研究人员表示,最新发现显示一种物种一旦有条件,便能迅速繁殖。该评估结合几十年来太平洋蓝鳍金枪鱼生物学和渔业信息,得出目前种群评估能力及种群预测能力。这也是一次由美国、日本、韩国、中国台湾以及墨西哥通过区域渔业管理组织采取的协调管理的成功行动。虽然目前形势乐观,种群数量加速回升,但是仍需持续监测以保证种群达到第二次重建目标。太平洋蓝鳍金枪鱼支撑起美国西海岸商业和休闲渔业。然而,美国的捕捞量仅占全球的一小部分。 联合行动持续开展 蓝鳍金枪鱼等其他鱼种的评估建立在其未捕捞的产卵种群生物量上,即在没有捕捞的情况下的理论鱼量。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到二十一世纪初,因人为捕捉导致蓝鳍金枪鱼数量骤减,其实际生物量仅占潜在未捕捞量的几个百分点。近期种群评估预测,减少对幼年金枪鱼的捕捞能够使鱼群在短短几年内数量得到反弹。 自2011年开始,中西太平洋渔业委员会开始采取管理措施,以减少小型蓝鳍金枪鱼的捕捞量并限制大型蓝鳍金枪鱼的捕捞。这些措施反映了美国认识到一些社区需要蓝鳍金枪鱼,需要有持续捕鱼的机会,但也十分关注物种的恢复。一年后,美洲热带金枪鱼委员会在其辖区也采取了类似方法以限制捕捞。从此,两个委员会便在整个太平洋地区进行协调,利用当时最先进的科技力量为整个物种的管理决策提供信息。2013年,基于2012 ISC种群评估,美国国家海洋局渔业分局认定蓝鳍金枪鱼被过度捕捞中。2016年,生物量水平下降的日益关注导致了将该物种列为濒危的申请。不过美国国家海洋局渔业分局认为虽然蓝鳍金枪鱼的数量已接近历史最低,但仍有1600万之多,远远高于濒危线,种群不会因数量稀少而受到影响。 幼年金枪鱼帮助种群数量加速回升 最新的种群评估证实了此前评估预测。经历了1996-2010年数量减少以后,蓝鳍金枪鱼的产卵生物量自2011年开始上升。限渔令让幼鱼有机会繁殖,并达到2019年中西太平洋渔业委员规划的首次重建目标。随着更多幼年金枪鱼增长尺寸,生物量增加的速度得以提高,第二重建目标最快今年就能完成。 美国国家海洋局西南渔业科学中心研究数学统计学家Huihua Lee博士表示,蓝鳍金枪鱼的恢复比预期要快,并达到了首次重建目标,比2024年的最后期限提早了5年。这次的成功反映了以科学为基础的管理协调方法减少幼鱼的捕捞量并为种群提供强大的恢复力。研究人员指出重建计划将渔业管理者的研究发现应用到这一标志性物种的生活史、基因学和迁移模式之中。科学告诉我们如何跨越边界,跨越太平洋展开合作,能够真正扭转这一物种的现状。(张灿影编译) 查看详细>>

来源:美国国家大气与海洋管理局 点击量:639

2 NOC发布《环境数字孪生信息管理框架(IMFe)》 2022-08-18

为了了解数字孪生的基础结构和能力以发挥其潜力,英国国家海洋学中心(NOC)领导的专家小组发布了《环境数字孪生信息管理框架(IMFe)》”(A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Framework for Environmental Digital Twins)报告。该报告概述了未来环境数字孪生所需的关键建议,涵盖了从概念框架、管理和治理、通用语言到试点研究和计算架构的所有内容。提出的建议不仅支持数字孪生开发,而且支持更广泛的综合科学研究,有助于将数据和建模资产整合到一个共同的框架中,使其共同发挥作用。从而帮助实现“净零”目标,减少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 数字孪生是对具有不同复杂程度和适应性的对象或系统(例如自然环境)的一种虚拟映射,它使用模拟或基于数据的方法来生成系统的副本(“孪生”),可用于了解系统本身。数字孪生可以随着真实系统的观测变化而更新,其观测数据有多种来源,有些是环境科学界传统使用的工具(如卫星遥感或船舶的传感器),有些则是物联网传感器。 日益庞大、多样化、可观测的数据源和数字孪生技术的发展相结合,为环境科学界提供了一个逐步改变人类对自然环境认识的机会。但是,要想实现环境数字孪生的价值,就要在互操作性方面以统一的标准去开发它们,以便实现数据共享,并使其信息能够被用户信任。为了实现这一愿景,科学家们需要构建一个信息管理框架,为数字孪生生态系统内部和整个生态系统建立有效的信息管理组件。它必须实现安全、有弹性的数据互操作性,并且可以作为一个参考,以保障数据使用符合安全、法律、商业、隐私等规定。 英国自然环境研究委员会(NERC)数字环境、基础设施和数据副主任Anna Angus-Smyth博士指出,他们的目标是将数据和数字技术的有效使用置于环境科学的核心。基于NERC在获取和使用数据方面的现有优势,数字孪生等新兴技术为改变环境科学家的研究方式提供了机遇,并有利于促进人们对自然世界的理解,减轻气候变化的影响。 最近NERC也发布了其数字战略,为未来十年的数字化环境科学制定了愿景,其中包括通过部署数字孪生等变革性技术来改变气候研究和服务的愿景。这些开创性的数字孪生(连同人工智能、机器人和自动驾驶汽车的使用)能够支持业务规划,减少数据采集的碳支出,从而支持“净零”运动。(刁何煜编译) 查看详细>>

来源:英国国家海洋研究中心 点击量:539

3 EMB发布《欧洲海洋科学传播的前进道路》报告 2022-07-16

欧洲海洋局(EMB)发布了未来科学简报第八期,题为《欧洲海洋科学传播的前进道路》(Marine Science Communication in Europe:A way forward)。海洋科学传播(MSC)的目的是增加对海洋科学重要性的理解和认识,激发人们对科学发现和与海洋有关的问题的好奇心,提高社会各个层面的海洋意识,并促进相关的海洋行动。同时,MSC也有助于倡导致力于可持续海洋和地球的相关政策。 这份未来科学简报的目的是阐明欧洲MSC行动的技术状况、影响和未来。该报告强调MSC是一个重要的活动领域,并分享了对其未来发展的建议。报告中还研究了在MSC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考虑了不同利益相关者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并指出了在海洋科学交流时出现的机遇和挑战。最后,提出了关于如何在欧洲认可、支持和发展海洋科学的具体建议。该报告提出的具体建议包括: (1)海洋科学传播不应隐瞒事实,而应避免在海洋新闻中只呈现“负面偏见”。它还应该宣传海洋机遇,并尽可能展示其积极面。 (2)海洋科学机构和资助者应改变其文化,以促进科学传播,并认可和重视科学传播。 (3)海洋科学传播者应该寻找与海洋科学以外的科学传播者,以及非科学领域的传播者之间的联系。传播专家应在MSC过程中增加与所有利益相关者的互动。 (4)传播界应该建立海洋科学传播平台或数据库,以共享专业知识和资源。 (5)应投入更多的资金和人力资源来应对未来的MSC需求。 (6)海洋科学传播者应该更好地利用新技术和新方法来接触更多的公众,改进一些传统的方法,激发好奇心和对知识的渴望,并积极地与更多的受众群体建立联系。 (7)应该为海洋科学家和其他MSC利益相关者提供专业的交流和外联培训项目、研讨会等。并建议寻求支持这些会议继续举行的结构性方法,如与欧洲海洋局进行合作。 (8)海洋科学传播者应该在联合国“海洋十年”和“欧盟使命:到2030年恢复我们的海洋和水域”的框架下尽可能多地进行交流,以便吸取经验,并为今后类似的行动提供支持。 (9)传播界应建立海洋科学传播的基线,强调MSC的必要性,这点可以参考国际海洋素养培训活动的基本原则。(刁何煜编译) 查看详细>>

来源:欧洲海洋局 点击量:569

4 EMB发布《揭开欧洲海洋地质灾害的隐藏威胁》报告 2022-05-13

欧洲海洋委员会(European Marine Board,EMB)于2022年4月27日发布题为《揭开欧洲海洋地质灾害的隐藏威胁》(Uncovering the hidden threat of Marine Geohazards in Europe)的文件,这也是自2021年12月发布《海洋地质灾害:保护社会和蓝色经济免受隐藏威胁》文件的主要信息和建议的补充。 文件中讨论了欧洲沿海地区的海洋地质灾害的类型(第2章)、分布(第3章)和影响(第4章)和蓝色经济,以及应用新的科学方法拓宽对海洋地质灾害触发机制的理解和促成一项降低风险的欧洲政策(第5章)。文件中侧重于沿海含水层短期地质灾害和不干预的海岸侵蚀、地面沉降、咸水侵入等长期过程;或与大气扰动相关的危害,如风暴潮和气象海啸。文件主要针对地方、区域、国家和欧洲管理风险评估和缓解、陆地和海洋管理、资助研究、监测和基础设施以及公众对危害的认识等的机构。 海洋地质灾害对社会和很多蓝色经济部门(如海上能源、旅游和渔业)构成重大威胁。随着沿海人口以及沿海环境经济活动的增加,社会和经济将更加容易受到海洋地质灾害的影响。然而,人们对这些危害的认识和知识是有限的,尤其是在欧洲背景下。这些知识对于制定有效的风险缓解战略以保护沿海人口和海上经济活动是不可或缺的。 考虑到地质灾害是不可避免的,并且在未来肯定会继续发生。因此,缓解措施(减少风险)应着重于减少风险(暴露和脆弱性)和提高抗灾能力。这些措施应基于对过去发生的事件、触发机制和其后果的传播等科学知识。为实现这一目标,文件中提出以下建议: ·将海洋地质灾害作为自然危害纳入欧洲、区域、国家和地方各级有关减轻风险和土地管理的所有政策中。 ·在地方、国家和欧盟的海洋和海事立法中考虑海洋地质灾害问题,如欧盟的海洋空间规划指令,与海岸带综合管理有关的立法,以及可持续蓝色经济安全发展有关的立法。 ·要求公共当局将所有海底基础设施装置用于环境和地质灾害的监测。 ·为所有主要的沿海居民点和工业基础设施制定海洋地质灾害风险的概率方案。 ·建立一个利益相关者论坛以确定知识差距和技术需求。通过制定具体的欧盟海洋地质灾害研究计划来实现。 ·在欧洲重点地区成立一个海洋地质灾害实地实验室,以集中研究、推进和现场建模。 ·促进海洋地质灾害解释和绘图的共同标准,以确保蓝色经济的安全发展。 ·将长期现场监测与周边地区的地质灾害研究结合起来,以识别远距离信号。 ·支持技术进步,以提高检测能力和传感器的可用性。 ·建立原始数据和同质性解释的整体数据库,并将其提供给科学界,科学界可利用这些数据,应用先进的技术来支持海洋地质灾害研究。(李桂菊编译) 查看详细>>

来源:欧洲海洋局 点击量:617

5 美国国家科学院发布《评估美国墨西哥湾沿岸生态系统恢复方法:海湾研究计划环境监测报告》 2022-04-16

美国国家科学院近期的一份题为《评估美国墨西哥湾沿岸生态系统恢复方法:海湾研究计划环境监测报告》的报告中提到,要评估美国最大的生态恢复投资工作是否成功,需要继续改进墨西哥湾地区的数据收集、综合和协调。 2010年4月的深水地平线平台事件严重破坏了从德克萨斯到佛罗里达的墨西哥湾生态系统。由此产生民事和刑事索赔、罚款和处罚,包括超过160亿美元用于经济和环境恢复活动。这些活动能够为未来的规划、监测和评估提供信息。 超越项目级别的评估提出了新的挑战,特别是在涵盖如此广泛地理区域的大量活动的恢复工作的背景下。环境背景趋势对恢复工作的影响,例如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影响,使这些评估更加复杂。因此,要了解整个海湾地区恢复的有效性,需要用新方法补充传统的项目评估方法。例如,使用不同类型的科学证据来开发“多条证据”,以评估区域范围内外的恢复工作,特别是对于可能相辅相成(协同)或冲突(对抗)的项目。此外,将数据收集、分析和报告的方法标准化,以支持有效综合,更好地实现适应性管理方法,这是在海平面上升、飓风强度增加和不断上升的水温等长期环境趋势背景下有效实施恢复战略所必需的。 由于墨西哥湾的生态系统跨越政治边界,这些管辖范围的协调具有挑战。该报告为负责管理关键海湾恢复和相关资助的组织提供了一系列建议行动。这些行动强调加强协作,以促进和推进一致的数据收集、分析、综合和报告。通过这些改进,可以更有效地使用项目级别的适应性管理方法来评估长期环境趋势背景下的恢复策略。 海湾研究计划于2013年启动,是一项独立的、以科学为基础的计划,是与参与2010年深水地平线事件的公司达成法律和解的部分。计划旨在通过促进科学、实践和能力来提高海上能源系统的安全性并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从而为墨西哥湾地区和国家带来长期利益。该计划有5亿美元用于30年间用于资助研究和开发、教育和培训以及监测和综合领域的赠款、奖学金和其他活动。(李桂菊编译) 查看详细>>

来源:美国国家科学院 点击量:657

6 IPCC发布《2022 年气候变化:影响、适应和脆弱性》报告 2022-03-16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第二工作组发布的报告再次表明,人类已经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赖以生存的地球自然环境,导致需要面临和解决诸多全球性危机。IPCC在报告中深刻强调了气候、生物多样性和人类生存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未来如何应对气候变化、以可持续的方式生存,决定权在于人类。 来自67个国家的270名研究者在三年多的时间里分析了数千件科学出版物,总结并呈现了气候变化发展现状和全球影响,探讨了减缓温室气体排放态势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可行性措施,并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全球变化。这份报告在“决策者摘要”部分发布了关键声明,认为人类已经采取了初步措施来适应气候变化,但仍需要采取更多措施来减少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威胁。同时,最新的预测也表明,人类采取积极的应对气候变化措施比以往更加紧迫。 IPCC观察到全球变暖和海洋热浪事件正在逐年增加,导致海洋环境不断恶化,海水缺氧、酸化事件以及海平面上升频繁发生。海洋生物多样性也正在急剧下降,当气候变暖超过1.5℃,生物多样性进一步下降的风险将大大增加。这些变化已经严重影响到海洋气候调节功能、食物供应和人类赖以生存的海洋物质基础。报告认为,为了保护这些海洋生态服务功能,恢复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关键。 完整的海洋生态系统在应对气候变化时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能够为我们提供在地球生存所需要的多种功能。GEOMAR的海洋生态学研究部门负责人和海洋生物学家Thorsten Reusch教授解释道,海洋是重要的“蓝碳”生态系统,海草床、藻类森林和盐沼湿地等是重要的二氧化碳吸收储存系统。此外,生物多样性、渔业和海岸保护也受益于这些生态恢复和保护。新的IPCC报告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蓝碳”生态系统在实现碳中和的协同作用和可持续发展路径。 IPCC新报告中确定的许多解决方案也有助于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例如,基于海洋的气候变化适应方法特别支持目标14“水面下的生命”和目标13“气候行动”。因此,这份报告为刚刚开始的“联合国海洋研究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规划”中的国际气候政策提供了重要基础。(张灿影编译) 查看详细>>

来源:德国亥姆霍兹基尔海洋研究所 点击量:1462

7 WHOI发布《海洋暮光带碳封存报告》 2022-03-03

海洋暮光带也被称为海洋中层带,位于光照覆盖的表层海水下方,其深度约650至3300英尺。该区域是海洋的基本组成部分,对于人类生存发展大有裨益。科学家们正在深入了解海洋暮光带在全球气候中的作用。研究表明,海洋暮光带有助于将碳从表层海水输送到海洋深部,从而成为气候变化的缓冲区,减缓人类碳排放的影响。如果没有海洋暮光带,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水平将上升近50%,加剧气候变化的速度和严重程度。 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海洋暮光带(Woods Hole Oceanographic Institution Ocean Twilight Zone,OTZ)项目团队的一份最新报告详细介绍了在该区域受动物影响的气候变化过程,这些生活在暮光带的动物每天晚上在暮光带和海面之间迁徙觅食,这种觅食现象是地球上规模最大的迁徙,并且极易受到人类活动影响。 该报告强调了关于暮光带在海洋碳封存中的作用,并为决策者制定海洋政策提供新的考虑因素和方法。暮光带约占全球海洋体积的20%,其中的鱼类按重量计算占海洋中所有鱼类的95%。暮光带的巨大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在海洋食物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通过在深海固碳来调节地球气候。 海洋暮光带的生物每年将数十亿吨的碳从上层海水输送到深海,是生物碳泵的部分过程。此外,当资源需求驱动利润时,就可能需要对更深水域的生物质资源进行大量的商业捕捞。WHOI的海洋暮光带项目主要的任务包括:拓展对暮光带的科学认识;开发新的低成本、普适性技术,推进对暮光带的探索和了解;为公海政策的制定提供信息;提升公众对海洋暮光带的认识。(刘雪雁编译) 查看详细>>

来源:美国伍兹霍尔研究所 点击量:735

8 NOC发布《NZOC:近零海洋学能力》报告 2022-01-28

英国国家海洋学中心(NOC)发布一份题为《NZOC:近零海洋学能力》(NZOC:Net Zero Oceanographic Capacity)的报告,支持英国研究与创新中心(UKRI)到204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这项研究由NOC牵头,并与其他七家英国领先机构合作,提供了为持续减少当前碳排放研究基础设施奠定基础的建议,并将可持续性纳入海洋学研究的关键部分。 报告中确定了开发支持实现海洋零碳排放的一系列发展路径。关键认识强调了重新连接海洋生态系统的必要性,其核心路径研究内容不再是大型多用途研究船。相反,部署大型密集型清洁能源设备和自主观测平台的绿色研究船,将成为未来海洋科学研究的关键推动力。报告结论包括: (1)研发新型增强型技术并与研究船结合,共同构成2040 NZOC生态系统研究重要组成部分。 (2)加大新型传感器的研发,促进海洋与大气相互作用研究的发展。 (3)为了更好的实现绿色航行,部分设备将安置在陆地,一些机载设备也将被由卫星、自主船和浮标组成的自主平台取代。 (4)将自主平台部署数量增加到已有数量的十倍以上,实现新型传感器全方位覆盖海洋观测关键部位的目标。 (5)开发数据生态系统,实现数据集成和用户共享,利用数字工具助力海洋观测。 报告中确定了以下需求: (1)新型传感器在可实现性和低成本研发的前提下,还需具备可用于低功率自主船、智能系泊设备和浮标,观测精度高,减少漂移和防止生物污染等功能。 (2)优化后的自主平台可实现长续航力移动,可穿梭于峡谷和冰川等极端环境,独立与协同运行并行,高效完成数据处理和返回。 路径评估包括六个关键领域:未来科学要求;未来政策和法规;未来研究船;未来自主平台;未来传感器和未来数据生态系统。这项工作由英国研究机构的专家领导,包括国家海洋学中心、气象局、布里斯托大学、朴茨茅斯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普利茅斯海洋实验室、国防科学技术实验室和皇家海军。(李桂菊编译) 查看详细>>

来源:英国国家海洋研究中心 点击量:747

9 GEOMAR发布《大陆边缘海海底天然气水合物世界地图集》 2022-01-18

德国亥姆霍兹基尔海洋研究中心(GEOMAR)地球物理学家Christian Berndt教授出版的《大陆边缘海海底天然气水合物世界地图集》(World Atlas of Submarine Gas Hydrates in Continental Margins)概述了全球天然气水合物的位置、相关风险、研究方法以及未来挑战。 Christian Berndt教授解释道,这本书是为研究人员、政府机构和天然气和石油行业的专业人士而编写的,跟来自挪威、美国、意大利和中国台湾的同事一起完成。该地图集详细描述了全球海洋天然气水合物的分布,并提供了数百个例子来说明不同地质环境中天然气水合物的地球物理和地质特征,以及它们与环境的关系。此外,书中还为未来跨学科的天然气水合物研究指明了方向。 研究人员不仅要知道在哪里可以找到天然气水合物以及在哪里出现相关风险,还需要进一步推进监测和勘探技术,地图集可以帮助做到这一点。 地图集全文链接:https://link.springer.com/content/pdf/10.1007%2F978-3-030-81186-0.pdf德国亥姆霍兹基尔海洋研究中心(GEOMAR)地球物理学家Christian Berndt教授出版的《大陆边缘海海底天然气水合物世界地图集》(World Atlas of Submarine Gas Hydrates in Continental Margins)概述了全球天然气水合物的位置、相关风险、研究方法以及未来挑战。 Christian Berndt教授解释道,这本书是为研究人员、政府机构和天然气和石油行业的专业人士而编写的,跟来自挪威、美国、意大利和中国台湾的同事一起完成。该地图集详细描述了全球海洋天然气水合物的分布,并提供了数百个例子来说明不同地质环境中天然气水合物的地球物理和地质特征,以及它们与环境的关系。此外,书中还为未来跨学科的天然气水合物研究指明了方向。 研究人员不仅要知道在哪里可以找到天然气水合物以及在哪里出现相关风险,还需要进一步推进监测和勘探技术,地图集可以帮助做到这一点。 地图集全文链接:https://link.springer.com/content/pdf/10.1007%2F978-3-030-81186-0.pdf(李桂菊编译) 查看详细>>

来源:德国基尔亥姆霍兹海洋研究中心 点击量:783

10 美国白宫发布《2020-2026年北极研究计划》 2022-01-03

美国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于2021年12月15日发布了《2022-2026年北极研究计划》(Arctic Research Plan 2022-2026),以帮助联邦机构解决有关北极地区重要的新兴研究问题。这项五年愿景计划概述了关键的研究目标,以解决社区恢复和健康、北极系统相互作用、可持续经济和生计以及风险管理和减轻灾害等问题。 这项研究计划旨在通过向北极及其他地区的决策者提供科学和知识以响应这一需求,为改善在北极工作的联邦机构之间的协调以及加强联邦机构与土著社区、学术界和非联邦研究人员、阿拉斯加州、非营利组织、私营部门和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途径。 这项计划由机构间北极研究政策委员会(the Interagency Arctic Research Policy Committee IARPC)编写并实施。新计划以解决美国和极地北极地区的关键研究需求和新出现的挑战,为美国的北极政策制定奠定基础。该计划的九个目标包括: (1)加强对健康决定因素的理解,改善北极居民的福祉; (2)促进对不断变化的北极大气成分和动力学以及由此产生的地表能量收支变化的过程和系统的理解; (3)加强对不断变化的北极海冰覆盖的理解并改进预测; (4)加深对北极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及其在气候系统中的作用的了解,并提高预测能力; (5)了解和预测冰川、冰盖和格陵兰冰盖的质量平衡,以及它们对海平面上升的影响; (6)加深对控制永久冻土带动态过程以及对生态系统、基础设施和气候反馈的影响的理解; (7)促进对北极陆地和淡水生态系统以及未来变化潜力的综合、景观尺度的理解; (8)通过开展与人、自然和构筑环境相互联系相关的研究,加强沿海社区的恢复和推进对沿海自然和文化资源的管理; (9)加强把环境情报搜集、解释和应用到决策支持的框架。 这九个目标共包括34个研究目标和123个绩效要素。与之前的《2013-2017财年北极研究计划》(Arctic Research Plan FY2013-2017)一样,该计划并没有涵盖联邦政府支持的所有北极研究,而是解决最有可能加速进展的机构间开展的关键主题。 与《美国北极地区政策2》(U.S.Arctic Region Policy2)和《北极地区国家战略3》(the National Strategy for the Arctic Region,3)一致,这些目标支持美国在从北极人民和社区到全球范围的一系列范围内的政策。该计划的政策驱动因素包括:(1)提高北极居民的福祉;(2)推进北极环境的管理;(3)加强国家和地区安全;(4)提高对北极作为地球组成部分的理解。 此外,该计划还提出四项战略来引导为实现这些目标和支持这些政策驱动因素而进行的研究: (1)支持基础和应用学科研究以及更广泛的系统级、基于研究的建模和综合; (2)支持长期观测和了解北极系统和机制的测量的可持续性,以提供及时有效的数据访问; (3)将土著知识拥有者和精通地方知识的北方居民纳入研究的发起者和合作者; (4)加强研究的国际合作,为改善对北极的研究提供机会,并最有效地利用基础设施和物流。(李桂菊编译) 查看详细>>

来源:美国白宫 点击量:1718

版权所有@2017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制作维护: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信息系统部地址: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邮政编号:10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