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mar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network system

微信公众号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源详情

研究表明磷虾产量对座头鲸繁衍产生影响

编译者:liguiju发布时间:Feb 4, 2023点击量:14 来源栏目:重要资讯

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Cruz)科学家领导的新合作研究表明,磷虾供应减少导致座头鲸怀孕次数减少。这一发现可能对工业磷虾捕捞产生重大影响。该研究近期发表在《Global Change Biology》杂志上,该研究基于南极半岛西部海域八年(2013年至2020年)的座头鲸怀孕数据,那里是磷虾捕捞的集中地。

座头鲸怀孕前一年的磷虾供应至关重要,因为雌性需要增加能量储存以支持即将到来的怀孕。2017年,在经历了磷虾丰富的一年后,86%的雌性座头鲸样本都怀孕了。但在2020年,在磷虾数量减少的一年之后,只有29%的雌性座头鲸怀孕。

研究人员指出,这项研究首次证明了南极鲸的种群增长与磷虾供应之间的联系。研究人员表示,南极半岛西部沿线的持续变暖和捕捞活动增加,导致磷虾种群持续减少,可能会影响该地区的座头鲸种群和其他磷虾捕食者。

研究人员发现,南极半岛西部正在经历地球上任何地区最快的气候变暖。自1950年以来,冬季气温显着上升,年海冰面积平均比40年前减少了80天。磷虾供应量因海冰量而异,因为幼年磷虾以生长在海冰上的藻类为食,也依赖海冰作为庇护所。在冬季海冰较少的年份,存活到第二年的幼虾数量较少。气候变化的影响以及可能的磷虾渔业正在导致座头鲸繁殖率多年来下降。

这项研究表明,需要采取高度预防性的管理措施来保护所有依赖磷虾生存的南极海洋生物,包括蓝、鳍、 座头鲸、小须鲸和南露脊鲸,以及其他磷虾捕食者,如企鹅、海鸟、海豹和鱼类。(王琳 编译)

提供服务:导出本资源
  1. 1 孙天旭 贾庆国:美国处理海洋权益与领土争议的实践与成因
  2. 2 庞中英:在全球层次治理海洋问题-关于全球海洋治理的理论与实践
  3. 3 国内首家海洋文化艺术研究机构在深圳成立
  4. 4 国家海洋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分中心揭牌
  5. 5 中国海洋领域重要机构
  6. 6 国际海洋组织
  7. 7 中国发布首个海洋天然产物三维结构数据库
  8. 8 中国海岛逾1.1万个已建成涉岛保护区194个
  9. 9 9600个!我国首次摸清全国陆域入海污染源
  10. 10 2017年青岛海洋环境公报发布
  1. 1 “Scientific Reports” 在线发表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受损珊瑚礁原位有性繁殖修复技术”最新研究成果
  2. 2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牵头编制的《海岛及周边海域地形图测绘规范》国家标准正式发布
  3. 3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揭示西太平洋深层环流路径、流量和变异
  4. 4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成功实现微生物代谢过程的原位拉曼可视化定量分析
  5. 5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俯冲带深部碳循环机制研究获新进展
  6. 6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揭示风场年代际变率对ENSO多样性调制作用
  7. 7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在多岛屿绕岛环流理论方面取得新进展
  8. 8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揭示气候模式模拟误差在热带南太平洋次表层温盐误差形成中的作用
  9. 9 研究团队构建了基于纳维-斯托克斯求解器的强非线性海啸波浪生成模型
  10. 10 联合国呼吁推动和促进海草养护行动

版权所有@2017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制作维护: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信息系统部地址: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邮政编号:10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