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mar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network system

微信公众号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源详情

科学家在太平洋深处发现巨型单细胞生物新属

编译者:liguiju发布时间:2020-7-6点击量:324 来源栏目:重要资讯

在英国国家海洋学中心(NOC)、夏威夷大学和日内瓦大学的一项联合项目中,科学家们在太平洋深处发现了两个新属和四个新物种的巨型单细胞异生植物(原生动物属于有孔虫类)。以“Moana”(夏威夷语,意思是海洋)为灵感,其中一个新属的名字为“Moanammina”,第二个因其深渊的栖息地而被命名为“Abyssalia”。

该物种的描述是基于形态学和遗传数据,该物种是由夏威夷大学的远程驾驶车辆Lu'ukai在2018年乘坐RV Kilo Moana号考察西克拉丽奥·克利珀顿区(CCZ)时收集的标本。CCZ的深度为4800至5300 m,占据了太平洋的一大片海底多金属结核矿床,是深海采矿的目标。

来自NOC的主要作者Andrew Gooday指出,他们很高兴找到这些美丽的新型异生植物,用“Moana”这个词来命名似乎很合适。异生植物是在CCZ深渊平原上发现的最常见的大型生物之一,因此选择了第二属的名称来反映这一点。像其他一些有孔虫一样,异生植物构建的壳由它们从周围环境中获得的颗粒组成。这些通常是复杂的结构,可以达到10厘米或更大的尺寸。

Moanammina semicircularis sp.nov.是新属的新种,经过测验,其为茎杆状扇形,高约8厘米,宽约9厘米。另外两个新种,Abyssalia foliformis sp. nov.和 Abyssalia sphaerica sp. nov.,它们分别类似于平坦的叶子和几乎完美的球形,以完全由玻璃海绵针状体构成而闻名。第四个新物种是Psammina tenuis sp. nov.,它具有精致,薄而板状的结构。

Gooday提到,这四个新物种和两个新属已将CCZ深渊中已描述的异生植物的数量增加至17个(占该类全球总数的22%),还有更多的已知物种仍未被描述。太平洋的这一部分显然是异生植物多样性的热点地区。

夏威夷大学马诺亚海洋与地球科学和技术学院(SOEST)的海洋学家Craig Smith强调,这些巨大的单细胞生物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实在令人称奇!我们在海底到处都能看到它们,它们的形状和大小各不相同。他们显然是居住在CCZ中的丰富生物群落的非常重要的成员。在这里,它们为其他生物提供了微生境和潜在的食物来源。如果我们希望完全了解海底采矿对这些海底群落的影响,我们需要对这些奇怪的原生动物的生态学有更多的了解。

Moanammina semicircularis与2017年在CCZ东部发现的另一个标本在基因上相同。因此,这项研究为深海异生植物物种的广泛地理范围(至少约3800 km)首次提供了遗传学确认。

(刁何煜 编译)

提供服务:导出本资源
  1. 1 孙天旭 贾庆国:美国处理海洋权益与领土争议的实践与成因
  2. 2 庞中英:在全球层次治理海洋问题-关于全球海洋治理的理论与实践
  3. 3 国内首家海洋文化艺术研究机构在深圳成立
  4. 4 国家海洋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分中心揭牌
  5. 5 中国海洋领域重要机构
  6. 6 国际海洋组织
  7. 7 中国发布首个海洋天然产物三维结构数据库
  8. 8 中国海岛逾1.1万个已建成涉岛保护区194个
  9. 9 9600个!我国首次摸清全国陆域入海污染源
  10. 10 2017年青岛海洋环境公报发布
  1. 1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在亚北极太平洋调控全球大气二氧化碳变化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突破
  2. 2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菖蒲海草床修复和改善海底基质微生物群落结构取得新进展
  3. 3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阐明海洋灾害水母横裂生殖过程中微生物作用机制
  4. 4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在分子印迹表面增强拉曼散射传感器检测蓝藻爆发指示物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5. 5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技术》正式出版
  6. 6 我国高校研制出新型聚酯海水淡化材料
  7. 7 上海海洋大学发明智能软体仿生鱼
  8. 8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揭示全球中尺度涡对海洋盐度的影响
  9. 9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揭示印度季风区降水触发西北太平洋极端海洋热浪的物理机制
  10. 10 深海冷泉微生物天然产物研究取得新进展

版权所有@2017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制作维护: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信息系统部地址: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邮政编号:10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