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mar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network system

微信公众号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源详情

自主波浪快速测量技术保障“海斗一号”深潜任务

编译者:liguiju发布时间:2020-6-17点击量:152 来源栏目:科研动态

6月8日,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主持研制的“海斗一号”全海深自主遥控潜水器,搭乘“探索一号”科考船载誉归来。“海斗一号”在马里亚纳海沟首次完成万米海试与实验性应用任务,最大下潜深度10907米,刷新我国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记录,同时填补我国万米作业型无人潜水器的空白。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所自主研制的DWS19-2波浪传感器,从5月7日至21日,在深潜器作业周边海区多次开展波浪现场快速测量,共获取波浪数据360组,为“海斗一号”的布放和回收的关键阶段,提供了海面波浪环境现场保障。

DWS19-1/2型惯性波浪传感器为南海海洋所应用海洋学实验室/西沙海洋环境观测站周峰华博士主持研制,传感器核心硬件部件采用国产工业级9轴MEMS惯导器件,在国际上首次采用数学姿态解算方法替代传统波浪浮标中的水平保持机械结构,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波浪观测载体的体积、重量,方便快速布放。

 该型传感器核心技术“一种捷联惯导式测波方法与系统”已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ZL 2017 1 0196081.0, 授权日期:2019年6月21日)。目前,波浪传感器已完成多次海上现场观测实验,其测量精度、功耗等指标等均处于国际先进水平。DWS19-1/2型波浪传感器体积小、功耗低,适用于搭载在漂流浮标、Wave-Glider、波浪工程浮标、小型无人艇等无人观测平台,实现波浪现场的快速、机动测量。

 WS19-1/2型波浪传感器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706102),中国科学院仪器装备研制(YJKYYQ2018006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南海及邻近海域海气参数快速机动组网观测:2018YFC1405700),中国科学院关键技术人才(2016),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员(2020)等项目资助。

提供服务:导出本资源
  1. 1 孙天旭 贾庆国:美国处理海洋权益与领土争议的实践与成因
  2. 2 庞中英:在全球层次治理海洋问题-关于全球海洋治理的理论与实践
  3. 3 国内首家海洋文化艺术研究机构在深圳成立
  4. 4 国家海洋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分中心揭牌
  5. 5 中国海洋领域重要机构
  6. 6 国际海洋组织
  7. 7 中国发布首个海洋天然产物三维结构数据库
  8. 8 中国海岛逾1.1万个已建成涉岛保护区194个
  9. 9 9600个!我国首次摸清全国陆域入海污染源
  10. 10 2017年青岛海洋环境公报发布
  1. 1 联合国粮农组织讨论水生生态系统恢复
  2. 2 全国首个国家海洋大数据服务平台发布
  3. 3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利用微塑料全检新技术揭示大洋海山生境中微塑料的深海环境行为
  4. 4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在阿拉伯海低氧区研究工作中取得新进展
  5. 5 海洋生态环境预警监测研究室针对福岛来源放射性污染物在副热带西北太平洋中的长期输运和向南海的入侵方面取得新进展
  6. 6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揭示大西洋热含量快速增加的新机制
  7. 7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揭示南大洋上层热含量年代际变率物理机制
  8. 8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揭示渤海湾盆地新生代构造演化机制
  9. 9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揭示轮胎磨损微粒老化增加其颗粒及渗滤液对微藻的毒性
  10. 10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揭示南海夏季风爆发后涡动能增长停滞现象

版权所有@2017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制作维护: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信息系统部地址: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邮政编号:10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