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mar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network system

微信公众号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源详情

Nature Communications:探索威胁珊瑚礁的隐藏热浪

编译者:liguiju发布时间:Feb 4, 2023点击量:10 来源栏目:关注岛礁

2019年4月至5月,尽管没有厄尔尼诺现象,但南太平洋中部法属波利尼西亚莫雷阿岛附近的珊瑚礁遭受了严重的长期热白化。由香港科技大学海洋科学系领导的国际研究团队调查了这一反常的珊瑚白化事件。研究表明,这一意外事件与反气旋涡有关,这些旋涡使海平面升高,并将热水集中在珊瑚礁上,导致水下海洋热浪在很大程度上潜藏在地表。研究结果最近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大多数珊瑚白化模式的研究都依赖于海面水温的测量,这些利用卫星在广阔区域进行的表面测量很有价值,但无法检测到来自地表外源热对海洋浅表层生物的影响。研究人员利用遥感海面温度与高分辨率、长期原位温度和海平面异常观测组合,分析了2005至2019年15年来在莫雷阿岛收集的数据。结果表明,反气旋在开阔海洋中通过岛屿时会引起海平面上升,并将内波推入更深的水域。内波沿着海洋温暖表层和下面较冷层之间的界面传播,可以频繁冷却珊瑚礁栖息地。目前的研究表明,由于反气旋,内波在2019年初以及一些早期的热浪期间没有冷却,导致珊瑚礁意外加热,进而导致大规模的珊瑚白化和死亡。不幸的是,2019年广泛的珊瑚死亡抵消了过去十年来在莫雷阿岛周围发生的珊瑚群落的恢复。如果研究人员只能获得海面温度数据,那么2019年严重而持久的海洋热浪就会被忽视,由此产生的灾难性珊瑚白化可能被错误地归因于海温升高的原因。该研究为在不断变化的海洋动力学和气候背景下评估沿海生态系统的未来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这项由HKUST主导的研究是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斯克里普斯海洋学研究所、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加州州立大学北桥分校和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科学家团队合作进行的。这项研究的基础数据是通过在莫雷阿岛珊瑚礁长期生态研究(LTER)地点进行的长期物理和生态观察而实现。这里进行的长期分析,以及对岛屿和沿海海洋群落所有深度的物理条件和生物动态的同步监测,是未来保护海洋中脆弱生物资源的模型。(李亚清 编译)

提供服务:导出本资源
  1. 1 孙天旭 贾庆国:美国处理海洋权益与领土争议的实践与成因
  2. 2 庞中英:在全球层次治理海洋问题-关于全球海洋治理的理论与实践
  3. 3 国内首家海洋文化艺术研究机构在深圳成立
  4. 4 国家海洋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分中心揭牌
  5. 5 中国海洋领域重要机构
  6. 6 国际海洋组织
  7. 7 中国发布首个海洋天然产物三维结构数据库
  8. 8 中国海岛逾1.1万个已建成涉岛保护区194个
  9. 9 9600个!我国首次摸清全国陆域入海污染源
  10. 10 2017年青岛海洋环境公报发布
  1. 1 “Scientific Reports” 在线发表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受损珊瑚礁原位有性繁殖修复技术”最新研究成果
  2. 2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牵头编制的《海岛及周边海域地形图测绘规范》国家标准正式发布
  3. 3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揭示西太平洋深层环流路径、流量和变异
  4. 4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成功实现微生物代谢过程的原位拉曼可视化定量分析
  5. 5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俯冲带深部碳循环机制研究获新进展
  6. 6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揭示风场年代际变率对ENSO多样性调制作用
  7. 7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在多岛屿绕岛环流理论方面取得新进展
  8. 8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揭示气候模式模拟误差在热带南太平洋次表层温盐误差形成中的作用
  9. 9 研究团队构建了基于纳维-斯托克斯求解器的强非线性海啸波浪生成模型
  10. 10 联合国呼吁推动和促进海草养护行动

版权所有@2017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制作维护: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信息系统部地址: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邮政编号:10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