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mar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network system

微信公众号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源详情

探测气候变化引起的海洋变化路线图

编译者:liguiju发布时间:2019-9-20点击量:486 来源栏目:科研动态

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海水温度和海洋酸化在过去三十年中已经攀升至超出预期的水平,而这仅仅是自然变化的结果。与此同时,气候变化带来的其他影响,如调节地球碳和氧循环的海洋微生物活动的变化,将需要几十年到一个世纪才会显现出来。

该研究考察了海洋的物理和化学变化,这些变化与人类活动导致的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有关。该研究证实,在现有的30年观测记录中已经出现了与大气二氧化碳增加直接相关的结果。其中包括海面变暖、酸化和海洋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的速度增加。

相比之下,通过逐步改变气候和海洋环流间接与大气二氧化碳增加相关联的过程将需要更长的时间,从三十年到一个多世纪。这些变化包括海洋上层混合、营养供给以及海洋动植物碳循环的变化。

研究人员Jorge Sarmiento认为,这项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它给出了海洋变化发生的具体时间表。有些变化需要很长时间,而其他变化已经可以检测到。

Schlunegger也提到,海洋通过吸收大气中的多余热量和碳来为地球提供气候服务,从而减缓全球气温上升的速度。然而,这项服务也带来了不利影响,即海洋酸化和海洋变暖,这会改变碳循环通过海洋并影响海洋生态系统的方式。酸化和海洋变暖可能会损害海洋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作为海洋食物网的基础,为渔业和珊瑚礁提供食物,产生氧气并有助于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

该研究旨在筛选出与人为气候变化相关的海洋变化与自然变异导致的变化。这项研究利用了气候模型的预测,为观察工作提供信息,了解可能发生的变化,以及何时何地寻找变化。

研究人员通过建模模拟了人为气候变化和随机事件相结合的潜在未来气候状态。这些实验是用地球系统模型进行的,这是一个具有交互式碳循环的气候模型,因此可以同时考虑气候和碳循环的变化。

这一发现表明,海洋观测项目应该在未来几十年里保持下去,以便有效地监测海洋中发生的变化。这项研究还表明,海洋中某些变化的可探测性将受益于改进目前的观测取样策略。这包括深入海洋寻找浮游植物的变化,捕捉夏季和冬季的变化,而不仅仅是海洋大气二氧化碳交换的年平均值。

(侯颖琳 编译)

图片源自网络

提供服务:导出本资源
  1. 1 孙天旭 贾庆国:美国处理海洋权益与领土争议的实践与成因
  2. 2 庞中英:在全球层次治理海洋问题-关于全球海洋治理的理论与实践
  3. 3 国内首家海洋文化艺术研究机构在深圳成立
  4. 4 国家海洋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分中心揭牌
  5. 5 中国海洋领域重要机构
  6. 6 国际海洋组织
  7. 7 中国发布首个海洋天然产物三维结构数据库
  8. 8 中国海岛逾1.1万个已建成涉岛保护区194个
  9. 9 9600个!我国首次摸清全国陆域入海污染源
  10. 10 2017年青岛海洋环境公报发布
  1. 1 联合国粮农组织讨论水生生态系统恢复
  2. 2 全国首个国家海洋大数据服务平台发布
  3. 3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利用微塑料全检新技术揭示大洋海山生境中微塑料的深海环境行为
  4. 4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在阿拉伯海低氧区研究工作中取得新进展
  5. 5 海洋生态环境预警监测研究室针对福岛来源放射性污染物在副热带西北太平洋中的长期输运和向南海的入侵方面取得新进展
  6. 6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揭示大西洋热含量快速增加的新机制
  7. 7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揭示南大洋上层热含量年代际变率物理机制
  8. 8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揭示渤海湾盆地新生代构造演化机制
  9. 9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揭示轮胎磨损微粒老化增加其颗粒及渗滤液对微藻的毒性
  10. 10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揭示南海夏季风爆发后涡动能增长停滞现象

版权所有@2017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制作维护: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信息系统部地址: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邮政编号:10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