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mar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network system

微信公众号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源详情

研究发现全球生物多样性危机不是衰退而是大规模重组

编译者:liguiju发布时间:2019-10-31点击量:347489 来源栏目:科研动态

历时25年有关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关系的研究表明,生物多样性驱动基本的生态过程并调节自己的时间和空间稳定性。有明确的迹象表明,人类的努力未能阻止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减少。来自德国生物多样性综合研究中心的Blowes博士等人利用来自239项研究的50000个生物多样性时间序列的大数据集,对当地生物多样性变化进行分析,证明物种的身份和它们的丰度正在被迅速地重新组织。

监测生物多样性变化不仅要处理物种特征,而且要处理丰度。来自相关监测项目的大部分数据被锁定在政府项目和机构中,科学家和公众无法公开获取。为了解决这一严重的缺陷,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生物学院生物多样性中心和苏格兰海洋研究所的Dornelas博士和同事们开发了一个生物多样性时间序列开放源代码数据库,名为BioTIME,其目的是促进对全球生物多样性变化的稳健分析。利用BioTIME,Blowes等人对生物多样性变化提出了一个动态的观点,认为变化速度与环境密切相关,但也显示出生物多样性的不稳定性日益增加,这在全球变化的时代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特定的栖息地,物种数量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是增加就是减少,但在同时评估所有栖息地时,全球物种平均数量有所增加。最引人注目的发现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地物种组合正在迅速重组,几乎三分之一的物种每十年被新的物种所取代,这些生物多样性的变化在海洋系统中比在陆地系统中更强烈。因此,至少就目前而言,全球生物多样性危机主要不是关于衰退,而是关于大规模的重组。

这项研究对生态学有两个启示:一是汇集了那些原本对当地生物多样性变化持有高度分歧观点的意见,二是表明了开放获取足够质量的生物多样性数据的重要性。只有高质量的BioTIME数据才能使Blowes等人清楚地识别出那些经历了比预期更多或更少的生物多样性变化的地理区域,这将影响保护优先级的设置。通过开放源代码访问国际数据库,科学界可以更准确地监测生物多样性危机并制定当地的解决方案。

(刘思青 编译)

提供服务:导出本资源
  1. 1 孙天旭 贾庆国:美国处理海洋权益与领土争议的实践与成因
  2. 2 庞中英:在全球层次治理海洋问题-关于全球海洋治理的理论与实践
  3. 3 国内首家海洋文化艺术研究机构在深圳成立
  4. 4 国家海洋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分中心揭牌
  5. 5 中国海洋领域重要机构
  6. 6 国际海洋组织
  7. 7 中国发布首个海洋天然产物三维结构数据库
  8. 8 中国海岛逾1.1万个已建成涉岛保护区194个
  9. 9 9600个!我国首次摸清全国陆域入海污染源
  10. 10 2017年青岛海洋环境公报发布
  1. 1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在亚北极太平洋调控全球大气二氧化碳变化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突破
  2. 2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菖蒲海草床修复和改善海底基质微生物群落结构取得新进展
  3. 3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阐明海洋灾害水母横裂生殖过程中微生物作用机制
  4. 4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在分子印迹表面增强拉曼散射传感器检测蓝藻爆发指示物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5. 5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技术》正式出版
  6. 6 我国高校研制出新型聚酯海水淡化材料
  7. 7 上海海洋大学发明智能软体仿生鱼
  8. 8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揭示全球中尺度涡对海洋盐度的影响
  9. 9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揭示印度季风区降水触发西北太平洋极端海洋热浪的物理机制
  10. 10 深海冷泉微生物天然产物研究取得新进展

版权所有@2017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制作维护: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信息系统部地址: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邮政编号:10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