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mar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network system

微信公众号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源详情

还原性海洋条件在古代大规模灭绝中发挥更大作用

编译者:liguiju发布时间:Jan 18, 2022点击量:114 来源栏目:科研动态

晚奥陶世大灭绝(LOME)是地质历史上的第二次大灭绝事件,也是唯一一次发生于冰期条件下的大规模灭绝事件,海洋中约85%的物种在LOME中灭绝。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研究人员对引发晚奥陶世大规模灭绝(LOME)的复杂环境条件有了新的认识,研究成果近期发表在《AGU Advances》杂志上。研究人员认为,还原条件(低氧气含量低和硫化氢含量)可能比以前认为的更为重要。这项工作得到了美国化学学会石油研究基金、国家科学基金会和美国宇航局的支持。

这项研究首次对多个地点的多元素进行测量,来调查导致LOME的环境条件。科学家使用与古代海洋条件相对应的地球化学方法来测量数百万年前的氧和硫化物浓度。三个地点的碘浓度和硫同位素提供了有关古代海洋中氧气和硫化物含量的信息。LOME发生在两个不同的脉冲中,研究人员发现氧气水平在第一个脉冲之前下降并保持在低水平。海洋中硫化氢的水平在导致灭绝事件的第一个脉冲下降,但随后含量增加,与灭绝事件的第二个脉冲相吻合。

同时期,大多数生活在浅海的动物并未缺氧,研究人员在魁北克附近发现了更高氧气含量的证据,该地点是4.45亿年前大陆架上浅礁的所在地,珊瑚礁在这次灭绝事件中持续存在。

研究人员将这次灭绝事件与目前地球上正在发生的环境变化进行类比,认为人类正在面临晚奥陶世类似的环境,例如生物多样性的重大丧失、气候变暖和海洋氧气的减少。本项研究为LOME大规模灭绝事件提供了全新视角,指出研究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深入解析灭绝事件成因,还要了解如何推进地球系统健康发展的方法。(李亚清 编译)

提供服务:导出本资源
  1. 1 孙天旭 贾庆国:美国处理海洋权益与领土争议的实践与成因
  2. 2 庞中英:在全球层次治理海洋问题-关于全球海洋治理的理论与实践
  3. 3 国内首家海洋文化艺术研究机构在深圳成立
  4. 4 国家海洋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分中心揭牌
  5. 5 中国海洋领域重要机构
  6. 6 国际海洋组织
  7. 7 中国发布首个海洋天然产物三维结构数据库
  8. 8 中国海岛逾1.1万个已建成涉岛保护区194个
  9. 9 9600个!我国首次摸清全国陆域入海污染源
  10. 10 2017年青岛海洋环境公报发布
  1. 1 边缘海源-汇沉积体系中浅水峡道边缘海沉积有机碳埋藏研究方向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
  2. 2 钱塘江感潮段浮游植物周年变化及蓝藻藻华防控策略
  3. 3 多环芳烃在季风影响的开阔大洋具有均匀的空间格局和风驱动的显著季节变化
  4. 4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海岸带中心科研进展
  5. 5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揭示冲绳海槽海底火山喷发机制
  6. 6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在印尼贯穿流水体追踪方面取得新进展
  7. 7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在海洋腐蚀防护太阳能驱动的光电持续阴极保护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8. 8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在海洋三维温盐场反演重构方面取得新进展
  9. 9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发现催化β-甲壳素衍生物合成的新型几丁质脱乙酰酶
  10. 10 自然资源部南海局3000吨级海洋综合科考船“向阳红05”下水

版权所有@2017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制作维护: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信息系统部地址: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邮政编号:10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