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mar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network system

微信公众号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源详情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揭示海洋灾害水母无性生殖细胞学与分子调控机制

编译者:liguiju发布时间:2024-4-14点击量:400 来源栏目:科研动态

在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双重压力下,海洋水母灾害频繁发生,严重威胁滨海重大设施正常运转。海月水母是全球广布性灾害水母,也是我国近海主要灾害水母种类。海月水母具有浮游水母体和底栖水螅体交替的两个世代,水螅体具有灵活多变的无性生殖策略,包括出芽生殖、足囊生殖、横裂生殖等;水螅体可以通过出芽生殖进行快速种群增殖,也可以通过横裂生殖释放多个碟状体,因此,底栖水螅体是海月水母种群“指数级”暴发性增殖的源头和关键,而研究其调控机制对于阐明水母暴发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董志军研究员在海洋灾害水母无性生殖过程分子调控机制方面开展研究工作,取得系列研究进展,相关成果发表于《The Innovation Geoscience》和《Molecular Ecology》。

水母是最早具有游泳运动能力的海洋生物类群,而横裂生殖是水母实现从底栖固着到浮游运动的关键生活史过程,也是决定水母暴发的关键转折时期。结合单细胞转录组测序、转录组测序、整体原位杂交、RNA干扰等技术手段,绘制了海月水母横裂生殖过程的细胞图谱,描绘了海月水母细胞类型多样性;揭示了海月水母从底栖水螅体到浮游碟状体转变过程神经肌肉系统的转录变化特征,识别了海月水母实现从固着到游泳的神经细胞和肌肉细胞新类型;探究了肌肉细胞的分化发育过程,发现HOX1参与调控海月水母横裂生殖和横纹肌的生成。该研究为海月水母横裂生殖的细胞学和分子调控机制提供了新认知,也为海月水母灾害防控技术研发提供了新思路,相关工作发表在《The Innovation Geoscience》(Li et al.,2024,The Innovation Geoscience)。

足囊生殖是水母在逆境条件下的无性生殖方式,对维持水母种群生存和水母暴发具有重要作用。研究发现温度和食物在调控海月水母休眠足囊形成中的关键作用。单细胞转录组分析显示在足囊形成过程中,不同类型细胞展现出特殊的基因表达模式,热休克蛋白编码基因HSC70和HSP90a可能作为调控休眠足囊形成的枢纽基因。此外,绘制了首个休眠体的细胞图谱,鉴定了维持休眠足囊在特定环境条件下长期存活和萌发的6种细胞类型。该研究为理解调控休眠形成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了新见解,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逆境条件生物适应性生存策略。相关工作发表在《Molecular Ecology》(Li et al.,2024,Molecular Ecology)。

上述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山东联合基金(U2106208)、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泰山学者青年专家等项目支持。 

相关论文: 

Li Y.#,Peng S.#,Liu Y.#,Sun K.#,Wu L.#,Yu Z.,He K.,Ma Y.,Wang F.,Xu P.,Li J.,Sun T.,Zheng H.,Ye L.,Wang L.,Hao W.,Zhao J.*,Lin Q.*,Chen K.*,Dong Z.* 2024. Molecular and cellular basis of life cycle transition provides new insights into ecological adaptation in jellyfish. The Innovation Geoscience 2: 100063. https://doi.org/10.59717/j.xinn-geo.2024.100063 

Li Y.,Xu P.,Sun T.,Peng S.,Wang F.,Wang L.,Xing Y.,Wang E.,Zhao J.,Dong Z.* 2024. Environmental and molecular regulation of diapause formation in a scyphozoan jellyfish. Molecular Ecology 33: e17249. https://doi.org/10.1111/mec.17249  

提供服务:导出本资源
  1. 1 孙天旭 贾庆国:美国处理海洋权益与领土争议的实践与成因
  2. 2 庞中英:在全球层次治理海洋问题-关于全球海洋治理的理论与实践
  3. 3 国内首家海洋文化艺术研究机构在深圳成立
  4. 4 国家海洋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分中心揭牌
  5. 5 中国海洋领域重要机构
  6. 6 国际海洋组织
  7. 7 中国发布首个海洋天然产物三维结构数据库
  8. 8 中国海岛逾1.1万个已建成涉岛保护区194个
  9. 9 9600个!我国首次摸清全国陆域入海污染源
  10. 10 2017年青岛海洋环境公报发布
  1. 1 联合国粮农组织讨论水生生态系统恢复
  2. 2 全国首个国家海洋大数据服务平台发布
  3. 3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利用微塑料全检新技术揭示大洋海山生境中微塑料的深海环境行为
  4. 4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在阿拉伯海低氧区研究工作中取得新进展
  5. 5 海洋生态环境预警监测研究室针对福岛来源放射性污染物在副热带西北太平洋中的长期输运和向南海的入侵方面取得新进展
  6. 6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揭示大西洋热含量快速增加的新机制
  7. 7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揭示南大洋上层热含量年代际变率物理机制
  8. 8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揭示渤海湾盆地新生代构造演化机制
  9. 9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揭示轮胎磨损微粒老化增加其颗粒及渗滤液对微藻的毒性
  10. 10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揭示南海夏季风爆发后涡动能增长停滞现象

版权所有@2017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制作维护: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信息系统部地址: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邮政编号:10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