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mar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network system

微信公众号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源详情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在海洋微塑料领域取得概念性进展

编译者:liguiju发布时间:2022-11-14点击量:10 来源栏目:科研动态

近日,由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牵头,联合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英国赫瑞-瓦特大学、莱斯特大学、伦敦大学学院,德国莱布尼茨波罗的海研究所等国内外多家单位的知名专家和学者,在海洋微塑料研究领域取得概念性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Anthropocene microplastic stratigraphy of Xiamen Bay, China: A history of plastic production and waste management”为题发表在环境与生态领域国际顶级期刊《Water Research》(影响因子13.4,中国科学院一区Top)上。

国际人类世工作组主席Colin N. Waters认为“这是一个极有吸引力的研究(It is a fascinating study),试图将海洋沉积物中观测到的微塑料时间分布变化与可能的人为来源紧密联系起来,并应用了适当的分析方法量化了这种关联,令人印象深刻(impressive),是一篇优秀的论文(an excellent paper)”。审稿人认为该研究“将为缓解微塑料污染策略制定和类似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塑料作为四大基础材料之一,过去七十多年里为人类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的同时,也已遍布我们所生活环境中的各个角落,并由于其难降解性形成了持久污染。微塑料被认为是标定人类世地层的重要标志物之一,然而,人们对人类世地层中微塑料的时间分布与塑料的生产、消费和废物管控等社会经济活动的历史关联却知之甚少。

该研究中,选取中国厦门湾的海洋沉积物为研究对象,提取不同地层年代中的微塑料相关数据,以重建区域的塑料污染史。结果表明,微塑料在海洋沉积物中的积累具有复杂的时间演化,并未像过去人们普遍认为的随世界塑料产量增加而成线性增长。最早的微塑料沉积记录可以追溯到1950年代初,与我国的塑料工业的起步时间和人类世地层的起始年代大致相吻合。文化大革命(1966-1976)限制了微塑料在地层中这种最初的增长。在1970年代中后期,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在沿海地区率先实施,塑料工业随之蓬勃发展,对应地层中的微塑料丰度呈快速增长并在1988年左右达到峰值,随后又急剧下降至1996年左右的低值。这一波动变化与塑料生产、消费和塑料污染监管的历史政策演变有一定关联。然而,在最近的20年中,海洋地层中的微塑料丰度又出现逐渐增加的趋势,这可能意味着,先前各项有效缓解塑料污染的政策措施正在逐渐被塑料产量的刚性增长和人口数量增加所带来的塑料污染绝对增量所抵消。本研究中所采用的思路、方法和结果在理解政策和经济随时间的变化如何影响人类世地层中微塑料历史记录方面取得了概念性进展,研究结果有助于未来塑料污染防控战略制定和为其他区域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该项工作由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作为第一作者单位和第一通讯作者单位,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环境预警监测研究室潘钟研究员和林辉研究员牵头并联合海洋二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金翔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海洋学院教授任建业、英国赫瑞-瓦特大学教授Qingping Zou,英国莱斯特大学教授、国际人类世工作组主席Colin N. Waters,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教授、国际人类世工作组秘书长Simon D. Turner,德国莱布尼茨波罗的海研究所研究员、国际人类世工作组成员Juliana A. Ivar do Sul等国内外知名专家共同完成。

论文链接:https://authors.elsevier.com/c/1fuy59pi-WPZL

https://doi.org/10.1016/j.watres.2022.119215

提供服务:导出本资源

版权所有@2017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制作维护: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信息系统部地址: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邮政编号:10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