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mar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network system

微信公众号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源详情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在印度洋气候变化及预测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编译者:liguiju发布时间:2022-11-29点击量:7 来源栏目:科研动态

近日,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科研团队在印度洋偶极子的形成机理及未来变化趋势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知名学术期刊《Science Advances》。该项研究成果是关于印度洋气候模态特征及变化机理的一个全新科学认知,为显著提高印度洋偶极子预测水平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对印度洋周边地区应对气候变化、海洋防灾减灾和我国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印度洋偶极子(Indian Ocean Dipole,IOD)是热带印度洋气候系统中最强的年际异常信号,可导致干旱、洪涝和山火等多种极端气候事件,对印度洋周边区域乃至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均具有深远影响。在全球变暖条件下,IOD的发生频率显著升高,但原因并不清楚。

该项研究首次发现早发型IOD增多是导致IOD发生频率升高的根本原因。早发型IOD在夏季最为显著,比传统型IOD提前约一个季节。在上个世纪,早发型IOD数量很少,而由厄尔尼诺引发的传统型IOD则是IOD的主导类型。进入本世纪后,由于早发型IOD的迅速增多,使其逐渐成为与传统型IOD数量相当的IOD主要类型。

该项研究进一步发现,在全球变暖过程中夏季风爆发提前、海洋-大气正反馈增强是导致早发型IOD增多的根本原因。气候模式结果显示,在未来温室气体持续增多的情况下,早发型IOD发生频率还将继续升高。这将会增强印度洋周边地区夏季的气候变率,增大连续IOD的发生频率,从而增加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概率。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气中心孙双文研究员为该论文第一作者,方越研究员为通讯作者。该研究获得了海洋一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泰山学者攀登计划等项目资助。

论文链接: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adv.add6025

提供服务:导出本资源

版权所有@2017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制作维护: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信息系统部地址: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邮政编号:10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