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mar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network system

微信公众号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源详情

美国防部拨款1940万美元支持Reefense计划

编译者:liguiju发布时间:Feb 3, 2023点击量:9 来源栏目:项目规划

美国军方与科研人员合作开发新方法以保护海滨基地免受洪水、侵蚀和风暴潮等自然灾害影响。美国国防部花费数十亿美元修复飓风和洪水对其基建造成的破坏。2018年一系列破坏力特别大的风暴在美国造成了价值90亿美元的破坏,科学家和军事人员预计,随着海平面上升使风暴潮和海滩侵蚀更加严重,损失还会增加。

为了保护沿海基地,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DARPA)招募了珊瑚、牡蛎和三个由迈阿密大学、夏威夷大学和罗格斯大学的研究人员领导的国际科学家团队。研究人员正在开发“混合珊瑚礁”,即将混凝土结构与活珊瑚礁和牡蛎床结合起来,以防御破坏性的海浪。国防部希望在军事基地部署“混合珊瑚礁”,以抵御海浪冲击的破坏。

专家称全世界沿海有1700多个军事设施,当它们受到风暴影响时,会造成数十亿美元的损失。负责该项目的DARPA项目经理Catherine Campbell表示,DARPA正在寻找减少波浪能量的方法,以减少风暴的严重影响。珊瑚礁和牡蛎礁通过击碎大浪来保护海岸线免受洪灾和侵蚀。当波浪撞击礁石,水在礁石粗糙的表面旋转时,它的一些能量会因摩擦而损失。波浪的另一部分能量被重新定向向上,导致波浪以白色泡沫状的波峰突破表面,消散更多的能量。这种混合珊瑚礁可以用于迈阿密戴德县,以保护像迈阿密海滩和比斯坎湾这样的屏障岛免受洪水灾害和侵蚀。

根据2014年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一项综合分析,位置恰当的珊瑚礁可以吸收多达97%的波浪能量,该分析结合了之前27篇关于珊瑚礁和波浪能的研究论文的数据。较小的海浪减少了海滩、海堤和沿海建筑地基每天承受的冲击量。在飓风期间,较小的海浪减少了风暴潮期间的洪水泛滥程度,这可以决定水是否溅过海堤或淹没建筑物的底层。

但是,随着气候变化使海洋变暖和变酸,世界上大多数珊瑚礁都在死亡。根据美国和加拿大科学家在2021年发表的一篇论文,1950年存在的珊瑚礁现在大约已经消失一半。温暖的海洋,加上过度捕捞和污染,也对牡蛎礁造成了影响。这些珊瑚礁的衰退使它们所保护的海岸线更容易受到洪水的侵袭。

这促使美国国防部今年拨款1940万美元资助“Reefense”计划,该计划旨在设计可以快速建造和安装的混合珊瑚礁,以保护军事基地和沿海社区。这些混合珊瑚礁的底部将由人造混凝土结构组成,旨在模仿天然珊瑚礁的破浪结构。这些空心且多孔的结构将像乐高积木一样堆叠在一起,以帮助珊瑚和牡蛎附着在它们上面,这将降低材料成本并增加它们吸收的波浪能量。研究人员将用活珊瑚或牡蛎覆盖它们,这些珊瑚或牡蛎可以慢慢长大,并使得整个结构具有自我修复的能力。(王琳 编译)

提供服务:导出本资源
  1. 1 孙天旭 贾庆国:美国处理海洋权益与领土争议的实践与成因
  2. 2 庞中英:在全球层次治理海洋问题-关于全球海洋治理的理论与实践
  3. 3 国内首家海洋文化艺术研究机构在深圳成立
  4. 4 国家海洋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分中心揭牌
  5. 5 中国海洋领域重要机构
  6. 6 国际海洋组织
  7. 7 中国发布首个海洋天然产物三维结构数据库
  8. 8 中国海岛逾1.1万个已建成涉岛保护区194个
  9. 9 9600个!我国首次摸清全国陆域入海污染源
  10. 10 2017年青岛海洋环境公报发布
  1. 1 “Scientific Reports” 在线发表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受损珊瑚礁原位有性繁殖修复技术”最新研究成果
  2. 2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牵头编制的《海岛及周边海域地形图测绘规范》国家标准正式发布
  3. 3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揭示西太平洋深层环流路径、流量和变异
  4. 4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成功实现微生物代谢过程的原位拉曼可视化定量分析
  5. 5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俯冲带深部碳循环机制研究获新进展
  6. 6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揭示风场年代际变率对ENSO多样性调制作用
  7. 7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在多岛屿绕岛环流理论方面取得新进展
  8. 8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揭示气候模式模拟误差在热带南太平洋次表层温盐误差形成中的作用
  9. 9 研究团队构建了基于纳维-斯托克斯求解器的强非线性海啸波浪生成模型
  10. 10 联合国呼吁推动和促进海草养护行动

版权所有@2017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制作维护: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信息系统部地址: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邮政编号:10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