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mar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network system

微信公众号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源详情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海洋大气化学与全球变化重点实验室在近岸氮沉降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编译者:liguiju发布时间:2022-1-15点击量:163 来源栏目:科研动态

近日,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海洋大气化学与全球变化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海气重点室)在近岸海域大气气溶胶氮沉降研究取得新进展,该研究揭示了厦门近岸海域大气氮的来源及沉降通量控制因素,并以“Dry-deposition of inorganic and organic nitrogen aerosols in Xiamen Bay: Fluxes, sources, and biogeochemical signifificance”为题发表在《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杂志上,该期刊为国际环境领域顶级期刊(2区,影响因子7.963)。海气室王珊珊博士为本文第一作者,博士后合作导师颜金培研究员为本文通讯作者。

近岸大气氮沉降是近岸海域营养盐的重要来源,对近岸海洋营养盐的组成和结构产生重要影响。近年来,随着人为排放大气污染物的增加,导致近岸大气气溶胶氮沉降量急剧增加,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巨大影响。然而目前对近岸大气气溶胶氮的来源,迁移转化及沉降入海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利用高分辨率的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测定了厦门湾无机及有机氮气溶胶的数浓度及粒径,解析了大气氮的来源,在此基础上,估算了氮干沉降速率、通量及控制因素。发现二次形成是厦门湾含氮气溶胶的最主要来源,内陆气团携带更多的无机氮,而海洋气团携带更多的有机氮。

近年来,课题组在近岸大气污染传输与沉降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建立大气氮沉降长期观测站,利用卫星遥感和地面观测相结合的方法,自主建立了近岸大气氮干湿沉降通量评估模型,利用该模型可评估近岸海域大气氮沉降通量的时空分布及变异特征,分析近岸海域大气氮的来源、沉降量及关键控制因素,为海峡西岸近海大气氮沉降输入对海水营养盐的贡献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提供基础。

以上工作,得到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的支持。论文链接:http://dx.doi.org/10.1016/j.scitotenv.2022.152912。

提供服务:导出本资源
  1. 1 孙天旭 贾庆国:美国处理海洋权益与领土争议的实践与成因
  2. 2 庞中英:在全球层次治理海洋问题-关于全球海洋治理的理论与实践
  3. 3 国内首家海洋文化艺术研究机构在深圳成立
  4. 4 国家海洋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分中心揭牌
  5. 5 中国海洋领域重要机构
  6. 6 国际海洋组织
  7. 7 中国发布首个海洋天然产物三维结构数据库
  8. 8 中国海岛逾1.1万个已建成涉岛保护区194个
  9. 9 9600个!我国首次摸清全国陆域入海污染源
  10. 10 2017年青岛海洋环境公报发布
  1. 1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在亚北极太平洋调控全球大气二氧化碳变化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突破
  2. 2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菖蒲海草床修复和改善海底基质微生物群落结构取得新进展
  3. 3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阐明海洋灾害水母横裂生殖过程中微生物作用机制
  4. 4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在分子印迹表面增强拉曼散射传感器检测蓝藻爆发指示物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5. 5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技术》正式出版
  6. 6 我国高校研制出新型聚酯海水淡化材料
  7. 7 上海海洋大学发明智能软体仿生鱼
  8. 8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揭示全球中尺度涡对海洋盐度的影响
  9. 9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揭示印度季风区降水触发西北太平洋极端海洋热浪的物理机制
  10. 10 深海冷泉微生物天然产物研究取得新进展

版权所有@2017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制作维护: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信息系统部地址: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邮政编号:10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