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mar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network system

微信公众号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源详情

2019年气候状况:强烈呼吁唤醒海洋热量和氧气

编译者:liguiju发布时间:2019-12-27点击量:124 来源栏目:重要资讯

12月3日,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5届缔约方会议(简称UNFCCC COP25)上,世界气象组织发布了关于气候状况的年度报告。该报告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通过全球海洋酸化观测网络(简称GOA-ON)和全球海洋氧气网络(简称GO2NE)做出的重要贡献而编写的。

报告关键要点:2019年结束了十年来全球异常炎热和其严重影响的天气,海洋在扮演吸收热量和二氧化碳的缓冲器方面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2019年结束了十年的全球异常高温,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驱使冰层退缩并达到创纪录的海平面高度。五年(2015-2019)和十年(2010-2019)期间的平均温度几乎可以肯定是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根据世界气象组织的数据,2019年将是有记录以来第二或第三高的年份,迄今为止,海洋已受到这一趋势的严重影响。气候变化升高海洋温度,改变海洋环流,降低海冰的范围和厚度,改变海洋盐度,并导致海洋酸化、海平面上升和极端天气事件的变化。

报告中的一些要点:

加速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

在整个卫星高度计记录中,海平面一直在上升,并且随着时间推移,上升的速度有所增加,部分原因是格陵兰岛和南极洲的冰原融化。2019年10月,全球平均海平面达到自高精度测高记录(1993年1月)开始以来的最高值。

海洋热

由于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气候系统中累积的多余能量的90%以上进入海洋。2019年,海洋700m以浅(自1950年代开始的一系列)和2000m以浅(自2005年开始的一系列)中的海洋热含量继续保持创纪录或接近创纪录的水平,迄今为止,2019年的平均水平超过了2018年创下的历史新高。

卫星检索海面温度可用于监测海洋热浪。在2019年到目前为止,海洋平均经历了大约1.5个月的异常温暖的温度。海洋热浪被分类为“强度”(38%)的比例高于“中度”(28%)。在东北太平洋,大面积的海洋热浪类别为“严重”。

持续的海洋酸化

在2009-2018十年期间,海洋吸收了大约22%的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这有助于减轻气候变化。但是,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会影响海洋的化学性质。

正如IPCC关于气候变化的海洋与冰冻圈特别报告(Special Report on the Ocean and Cryosphere in a Changing Climate)中所报告的那样,自1980年代后期以来,海洋观测表明全球海洋平均pH值以每十年0.017–0.027 pH单位的速率下降。自工业革命开始以来,酸度增加了26%。

脱氧

观测和数值模型表明,在包括河口和半封闭海域在内的现代开放和沿海海洋中,氧气正在减少。自上世纪中叶以来,全球海洋氧气存量估计减少了1%–2%(即2.4–4.8 Pmol或770亿–1450亿吨)。

到2100年,工业用氧气最小值(<80 µmol kg-1)预计扩展7%,预计将改变海洋生物的多样性、组成、丰度和分布。新研究进一步将脱氧以及海洋变暖和海洋酸化视为对海洋生态系统和人类福祉的主要威胁。现在,甚至珊瑚礁也被认为容易遭受大量氧气损失的危害。

海冰下降

北极海冰的长期持续下降在2019年得到确认。一直到2016年及以前,9月的月平均范围(通常是一年中的最低水平)是有记录以来的第三低,每日最小范围是第二低水平,南极海冰的范围长期呈小幅增长。而在2016年末,这一进程被极值范围的突然下降所中断。从那时起,南极海冰范围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

从以往的全球气候指标来看,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需要通过科学手段来适应气候变化。自1960年以来,教科文组织的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开展了海洋观测活动,研究人员和科学家们依靠这些活动来衡量和预测我们的海洋和地球健康所面临的主要挑战。

(傅圆圆 编译)

提供服务:导出本资源
  1. 1 孙天旭 贾庆国:美国处理海洋权益与领土争议的实践与成因
  2. 2 庞中英:在全球层次治理海洋问题-关于全球海洋治理的理论与实践
  3. 3 国内首家海洋文化艺术研究机构在深圳成立
  4. 4 国家海洋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分中心揭牌
  5. 5 中国海洋领域重要机构
  6. 6 国际海洋组织
  7. 7 中国发布首个海洋天然产物三维结构数据库
  8. 8 中国海岛逾1.1万个已建成涉岛保护区194个
  9. 9 9600个!我国首次摸清全国陆域入海污染源
  10. 10 2017年青岛海洋环境公报发布
  1. 1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在亚北极太平洋调控全球大气二氧化碳变化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突破
  2. 2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菖蒲海草床修复和改善海底基质微生物群落结构取得新进展
  3. 3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阐明海洋灾害水母横裂生殖过程中微生物作用机制
  4. 4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在分子印迹表面增强拉曼散射传感器检测蓝藻爆发指示物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5. 5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技术》正式出版
  6. 6 我国高校研制出新型聚酯海水淡化材料
  7. 7 上海海洋大学发明智能软体仿生鱼
  8. 8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揭示全球中尺度涡对海洋盐度的影响
  9. 9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揭示印度季风区降水触发西北太平洋极端海洋热浪的物理机制
  10. 10 深海冷泉微生物天然产物研究取得新进展

版权所有@2017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制作维护: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信息系统部地址: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邮政编号:10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