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mar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network system

微信公众号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源详情

研究揭示珊瑚化合物对珊瑚礁健康的影响

编译者:liguiju发布时间:Jan 4, 2023点击量:8 来源栏目:关注岛礁

近期,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Woods Hole Oceanographic Institution,WHOI)的科研人员在《ISM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一项研究,该研究通过关注丰富的石珊瑚、软珊瑚和入侵藻类释放的渗出物,证明了底栖渗出物在低营养化珊瑚礁上构建微生物群落的重要性。

该研究发现珊瑚通过新陈代谢产生的有机化合物(被称为代谢物或分泌物)因珊瑚种类而异,而且这些化合物对珊瑚礁微生物的丰度和组成有不同的影响。底栖珊瑚礁生物释放的代谢产物的差异在加勒比地区尤其显著,在那里,珊瑚的主导物种正在从坚硬的石珊瑚转变为软珊瑚,以应对人类活动造成的压力,如富营养化、过度捕捞和全球气候变化。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在实验室中收集了六种加勒比海底生物的分泌物,使用生物来自维尔京群岛国家公园,包括石珊瑚、软珊瑚和名为Ramicrusta textilis的入侵性结壳藻类。研究人员惊奇地发现,R. textilis会释放大量的咖啡因。至于为什么R. textilis会产生咖啡因,其机理是不清楚的;但该研究指出,虽然科学家们尚未对海洋生物产生咖啡因进行广泛研究,但它是陆地植物产生的一种常见代谢物,通常用于阻止食草动物和致病微生物的侵害。

研究的合著者Elizabeth Kujawinski指出,这项研究在识别化学信号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可以帮助科学家评估珊瑚礁的健康状况。类似于人类健康诊断,珊瑚礁生态系统中的化学信号与珊瑚礁内共生关系的功能有关。这项研究也表明,一个多样化的底栖生物群落可能维持一个更多样化的微生物群落。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NSF)海洋科学部的项目主任Elizabeth Canuel提到,所有生物在消化、繁殖和清除废物等正常功能中都会产生代谢物。这项研究为珊瑚礁生物产生的未知化学物质的组成提供了新的见解,这可以为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功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刁何煜 编译)

提供服务:导出本资源
  1. 1 孙天旭 贾庆国:美国处理海洋权益与领土争议的实践与成因
  2. 2 庞中英:在全球层次治理海洋问题-关于全球海洋治理的理论与实践
  3. 3 国内首家海洋文化艺术研究机构在深圳成立
  4. 4 国家海洋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分中心揭牌
  5. 5 中国海洋领域重要机构
  6. 6 国际海洋组织
  7. 7 中国发布首个海洋天然产物三维结构数据库
  8. 8 中国海岛逾1.1万个已建成涉岛保护区194个
  9. 9 9600个!我国首次摸清全国陆域入海污染源
  10. 10 2017年青岛海洋环境公报发布
  1. 1 “Scientific Reports” 在线发表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受损珊瑚礁原位有性繁殖修复技术”最新研究成果
  2. 2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牵头编制的《海岛及周边海域地形图测绘规范》国家标准正式发布
  3. 3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揭示西太平洋深层环流路径、流量和变异
  4. 4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成功实现微生物代谢过程的原位拉曼可视化定量分析
  5. 5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俯冲带深部碳循环机制研究获新进展
  6. 6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揭示风场年代际变率对ENSO多样性调制作用
  7. 7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在多岛屿绕岛环流理论方面取得新进展
  8. 8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揭示气候模式模拟误差在热带南太平洋次表层温盐误差形成中的作用
  9. 9 研究团队构建了基于纳维-斯托克斯求解器的强非线性海啸波浪生成模型
  10. 10 联合国呼吁推动和促进海草养护行动

版权所有@2017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制作维护: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信息系统部地址: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邮政编号:10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