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mar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network system

微信公众号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源详情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所在湿地电微生物驱动产甲烷过程研究取得新进展

编译者:liguiju发布时间:2019-9-23点击量:2608 来源栏目:科研动态

甲烷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大气甲烷浓度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其中湿地是最大的自然源。深入了解甲烷的产生过程对于认识湿地甲烷的排放规律至关重要。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电微生物学”团队继证实湿地土壤中存在电子驱动的古菌还原二氧化碳产甲烷过程后(Environmental Science: Nano, 2018, 5, 436),团队在黄河三角洲原位关键带(红色夹粘层)中发现电微生物可驱动矿物的转化(将不导电的三价铁矿物转化成具有导电性的磁铁矿)。红色夹粘层中生物源的磁铁矿可显著提高产甲烷古菌的竞争力,更加有效地利用电子以还原二氧化碳产生甲烷。另外,团队综合利用土壤学、微生物学,材料学、电化学等学科的相关技术,研究发现在湿地土壤和人工厌氧系统中均存在电子驱动的乙酸歧化过程。借助模型分析、热力学和自然丰度碳同位素分馏等手段进一步证实了上述过程显著贡献甲烷的产生。相关研究紧密围绕“认知海岸带规律”主题,为进一步了解电微生物参与下的湿地甲烷排放提供了新的认识。相关研究发表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Catena等杂志上。

以上研究受到国家/省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学院“相关人才计划”,“山东省杰青”,“泰山学者青年专家”项目支持。

提供服务:导出本资源
  1. 1 孙天旭 贾庆国:美国处理海洋权益与领土争议的实践与成因
  2. 2 庞中英:在全球层次治理海洋问题-关于全球海洋治理的理论与实践
  3. 3 国内首家海洋文化艺术研究机构在深圳成立
  4. 4 国家海洋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分中心揭牌
  5. 5 中国海洋领域重要机构
  6. 6 国际海洋组织
  7. 7 中国发布首个海洋天然产物三维结构数据库
  8. 8 中国海岛逾1.1万个已建成涉岛保护区194个
  9. 9 9600个!我国首次摸清全国陆域入海污染源
  10. 10 2017年青岛海洋环境公报发布
  1. 1 联合国粮农组织讨论水生生态系统恢复
  2. 2 全国首个国家海洋大数据服务平台发布
  3. 3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利用微塑料全检新技术揭示大洋海山生境中微塑料的深海环境行为
  4. 4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在阿拉伯海低氧区研究工作中取得新进展
  5. 5 海洋生态环境预警监测研究室针对福岛来源放射性污染物在副热带西北太平洋中的长期输运和向南海的入侵方面取得新进展
  6. 6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揭示大西洋热含量快速增加的新机制
  7. 7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揭示南大洋上层热含量年代际变率物理机制
  8. 8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揭示渤海湾盆地新生代构造演化机制
  9. 9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揭示轮胎磨损微粒老化增加其颗粒及渗滤液对微藻的毒性
  10. 10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揭示南海夏季风爆发后涡动能增长停滞现象

版权所有@2017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制作维护: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信息系统部地址: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邮政编号:10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