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mar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network system

微信公众号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源详情

最新研究显示珊瑚礁鱼并不排斥3D打印珊瑚

编译者:liguiju发布时间:2019-10-31点击量:353148 来源栏目:关注岛礁

全球研究人员都在寻找方法帮助濒临灭绝的珊瑚礁以及依靠珊瑚礁生活的动物抵御气候事件或从气候事件中恢复过来,包括白化和风暴在内的会随着水温升高而发生的事件。

研究人员提出了使用3D打印的珊瑚模型来代替或补充已经受到影响的珊瑚礁系统的想法。特拉华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在期刊《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 ONE)上的最新研究表明,3D打印的物体不会影响珊瑚相关的小热带鱼的行为,也不会影响定居的石质珊瑚的生存。

此外,这项研究还表明,鱼对3D打印的人工珊瑚材料并无偏好,这为使用如用可降解的玉米淀粉代替塑料等环境友好材料打开了大门。随着人们对海洋环境中塑料污染的担忧日益加剧,这是一个及时的证据,支持着将塑料放到海洋是具有环保意识的决策。

使用该方案的重要顾虑是确认使用的3D打印材料不会伤害珊瑚鱼类或者对鱼类产生负面影响。特拉华大学地球、海洋与环境学院副教授、该研究作者迪克森表示,如果珊瑚礁上的鱼不把3D打印的珊瑚模型用作野外栖息地,它们可能会面临被其他更大物种捕食的更大风险。如果珊瑚幼虫不在3D打印材料上定居,它们也无法帮助重建珊瑚礁。

在实验室实验中,研究人员研究了小热带鱼和珊瑚幼虫在一具真正珊瑚骨架和四具由不同材料制成的3D打印珊瑚模型下的行为。

研究人员使用的四种3D打印人造珊瑚模型材料均来自低成本、广泛使用的材料,包括聚酯和两种生物可降解材料(一种由玉米淀粉制成,另一种由玉米淀粉与不锈钢粉混合制成)。

研究人员将小热带鱼放入装有珊瑚骨骼和四种人工栖息地的鱼缸中,让其自行选择栖息地。行为分析表明,在天然珊瑚骨骼和3D打印的珊瑚材料之间,小热带鱼没有表现出偏好。并且不论何种栖息地下,鱼的活动水平,如鱼在鱼缸中移动的频率和距离,也保持不变。表明有天然的珊瑚骨骼存在,这些鱼在人工珊瑚附近的表现也是一样的。

研究人员的实验还显示,珊瑚幼虫在3D打印模型表面上定居的几率比完全没有定居表面的情况要高得多。

(李桂菊 编译)

提供服务:导出本资源
  1. 1 孙天旭 贾庆国:美国处理海洋权益与领土争议的实践与成因
  2. 2 庞中英:在全球层次治理海洋问题-关于全球海洋治理的理论与实践
  3. 3 国内首家海洋文化艺术研究机构在深圳成立
  4. 4 国家海洋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分中心揭牌
  5. 5 中国海洋领域重要机构
  6. 6 国际海洋组织
  7. 7 中国发布首个海洋天然产物三维结构数据库
  8. 8 中国海岛逾1.1万个已建成涉岛保护区194个
  9. 9 9600个!我国首次摸清全国陆域入海污染源
  10. 10 2017年青岛海洋环境公报发布
  1. 1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在亚北极太平洋调控全球大气二氧化碳变化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突破
  2. 2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菖蒲海草床修复和改善海底基质微生物群落结构取得新进展
  3. 3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阐明海洋灾害水母横裂生殖过程中微生物作用机制
  4. 4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在分子印迹表面增强拉曼散射传感器检测蓝藻爆发指示物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5. 5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技术》正式出版
  6. 6 我国高校研制出新型聚酯海水淡化材料
  7. 7 上海海洋大学发明智能软体仿生鱼
  8. 8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揭示全球中尺度涡对海洋盐度的影响
  9. 9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揭示印度季风区降水触发西北太平洋极端海洋热浪的物理机制
  10. 10 深海冷泉微生物天然产物研究取得新进展

版权所有@2017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制作维护: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信息系统部地址: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邮政编号:10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