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mar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network system

微信公众号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源详情

研究发现高温深海微生物群落的巨大多样性和相互依存性

编译者:liguiju发布时间:Feb 4, 2023点击量:37 来源栏目:科研动态

波特兰州立大学(Portland State University,PSU)和威斯康星大学(University of Wisconsin)的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新研究发现深海高温地热环境中,相互依存的群落中生活着丰富多样的微生物。这项研究由PSU生物学教授Reysenbach领导,近期发表在《Microbiome》杂志上。

通过深海热液喷口流出地壳的350-400摄氏度的流体与海水混合,会形成大型多孔岩石,通常被称为“烟囱”或热液矿床。这些烟囱周围的高温环境被大量微生物所占据。几十年来,Reysenbach一直在世界各地的深海热液喷口收集烟囱,并使用基因指纹和培养技术来研究与这些岩石相关的群落的微生物多样性。本研究中,研究团队利用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热液群落中微生物的整个基因组进行测序,以了解群落微生物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间的相互关系。

该团队构建了40个不同岩石群落的3635种细菌和古菌的基因组。研究人员发现了至少500个新属和两个新门。结果表明:群落多样性的数量惊人,大大扩展了已知的细菌和古菌的种类。

该团队还发现了微生物多样性热点的证据。例如,位于新西兰附近的深海火山的样本中富含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其中许多是该火山特有的微生物。这一发现可能表明,与深海热液喷口相比,地下火山岩的复杂性增加,使得它们更有可能容纳不同的微生物物种。

除了在这些高温生态系统中发现了数量惊人的微生物生物多样性外,这项研究的基因组数据还表明,这些生物中的许多都依赖彼此生存。通过对基因组的分析,研究人员发现,一些微生物无法代谢它们生存所需的营养素,因此它们依赖于其他物种产生的营养素,这一过程被称为“代谢切换”。研究人员受此影响,后期将深入了解这些深海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李亚清 编译)

提供服务:导出本资源
  1. 1 孙天旭 贾庆国:美国处理海洋权益与领土争议的实践与成因
  2. 2 庞中英:在全球层次治理海洋问题-关于全球海洋治理的理论与实践
  3. 3 国内首家海洋文化艺术研究机构在深圳成立
  4. 4 国家海洋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分中心揭牌
  5. 5 中国海洋领域重要机构
  6. 6 国际海洋组织
  7. 7 中国发布首个海洋天然产物三维结构数据库
  8. 8 中国海岛逾1.1万个已建成涉岛保护区194个
  9. 9 9600个!我国首次摸清全国陆域入海污染源
  10. 10 2017年青岛海洋环境公报发布
  1. 1 边缘海源-汇沉积体系中浅水峡道边缘海沉积有机碳埋藏研究方向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
  2. 2 钱塘江感潮段浮游植物周年变化及蓝藻藻华防控策略
  3. 3 多环芳烃在季风影响的开阔大洋具有均匀的空间格局和风驱动的显著季节变化
  4. 4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海岸带中心科研进展
  5. 5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揭示冲绳海槽海底火山喷发机制
  6. 6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在印尼贯穿流水体追踪方面取得新进展
  7. 7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在海洋腐蚀防护太阳能驱动的光电持续阴极保护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8. 8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在海洋三维温盐场反演重构方面取得新进展
  9. 9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发现催化β-甲壳素衍生物合成的新型几丁质脱乙酰酶
  10. 10 自然资源部南海局3000吨级海洋综合科考船“向阳红05”下水

版权所有@2017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制作维护: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信息系统部地址: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邮政编号:10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