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mar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network system

微信公众号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2017年第9期]情报条目详细信息

编译者:马丽丽发布时间:2017-5-17点击量:921 来源栏目:海洋科技快报

本研究借助预测工具和东北楚科奇海(NECS)的大型新数据集,确定了汞的生物放大作用在北极地区的区域差异和后续的潜在变化。

研究发现,在NECS食物网底端,浮游植物(20-µm目数)中总汞(THg)的浓度范围为干重4~42 ng/g,一定程度上根据藻类生物量和水温的不同而变化。尽管浮游动物的THG浓度(150-µm目数)与浮游植物相比无明显差异,但浮游动物中的毫米汞柱(MMHg)观测量(4.3±0.7ng/g)是浮游植物(<1.5ng/g)中的3倍。随营养水平(TL)的增加,汞浓度提高了大约150倍,% MMHg从浮游植物观测量的<10%上升到浮游动物的肌肉组织中的>85%(279 ng/g,TL 4.5)。在浮游植物和10余种浮游动物的肌肉组织中,MMHg的营养放大斜率(TMS)(log10 [MMHg] = m(δ15N)+ b;其中m= TMS)为0.23±0.02(SE)。

NECS与加拿大北极东部其他三项研究(平均TMS = 0.24±0.02)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然而,NECS生物群中MMHg的所有数据均低于整合四项研究的最佳拟合线值。 ANCOVA的研究结果表明,统计学差异(p = 0.001)截距值(b),并非TMS,最好地解释了对于同一物种,NECS(b = -1.85)的生物群中MMHg浓度比来自加拿大北极东部(b = -1.29)高 2倍。北极地区MMHg生物累积的后续变化可能会通过改变TMS和截距两者中的一种或全部来影响其生物放大作用。截距更有可能与溶解汞的产率和浓度有关,而TMS可能会由于产率和食物供应量的波动而对不断变化的增长率作出反应。在任一种情况下,截距或TMS的微小变化与可预测的顶端捕食者MMHg浓度的骤增或骤减变化情况相一致。

(傅圆圆 编译)

版权所有@2017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制作维护: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信息系统部地址: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邮政编号:10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