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mar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network system

微信公众号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2018年第10期]情报条目详细信息

编译者:马丽丽发布时间:2018-10-18点击量:495 来源栏目:海洋科技快报

据统计,渔民每年在美国东岸海域获得捕捞扇贝的产值超过5亿美元。近期,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WHOI)创建的新模型显示这种渔业未来可能存在风险。随着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上层海洋变得越来越酸,在最坏的情况下,未来30到80年内海扇贝数量将减少50%以上。强有力的渔业管理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措施可能会减缓甚至阻止这种趋势。

目前没有任何海洋酸化对大西洋海扇贝的特定影响的研究,而该模型能够让科学家们探索海洋酸化的影响及如何改变扇贝种群的未来。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它汇集了不断变化的海洋环境以及人类反应的模型,并结合社会经济决策、海洋化学、大气二氧化碳变化、经济发展和渔业管理,全面分析了环境变化在海洋扇贝业的不同方面的影响。海洋吸收大气中超过四分之一的二氧化碳,这会导致海洋pH值下降。这种酸度会腐蚀由蛤蜊、牡蛎和扇贝等贝类制成的碳酸钙壳,甚至阻止幼虫形成壳。研究结果已发表在《PLoS One》期刊上,将现有数据与模型中的主要因素(未来气候变化情景、海洋酸化影响、渔业管理政策和渔民燃料成本)进行结合。

研究指出,目前的海扇贝业非常健康,部分原因在于良好的管理。同时,研究利用该模型来探索良好的管理方法是否可以抵消海洋酸化的负面影响。

模型显示,由于气候政策导致的化石燃料排放减少可能对海洋扇贝业造成重大影响。在所有的预测情景中,尽管采用了更严格的管理措施,甚至完全关闭了部分渔业,大气中高浓度的二氧化碳仍然导致海洋酸化增加和海扇贝数量减少。研究强调了大气中碳排放量对海扇贝的潜在风险以及其他商业贝类捕捞的影响:未来100年,在最恶劣的海洋酸化影响下,海扇贝数量会下降50%,而若实施积极的气候政策,此数量将仅减少13%。

(冯若燕 编译)

版权所有@2017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制作维护: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信息系统部地址: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邮政编号:10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