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mar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network system

微信公众号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2018年第8期]情报条目详细信息

编译者:马丽丽发布时间:2018-9-11点击量:199 来源栏目:海洋科技快报

据美国国家海洋学中心(NOC)研究发现,海洋中的人造装置(如石油和天然气钻井平台、沉船或可再生能源装置等),可以保护受到人类和气候变化影响的海洋生物。这项研究已发表在《生态与环境前沿》(Frontiers in Ec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杂志上。

人造装置广泛存在于全世界的海洋中,可能通过间接促使入侵物种扩散等多种方式,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然而,人们对于这些人造装置是否也有助于保护海洋生物的答案还不明确,因为这些人造装置可以为濒危物种提供新的栖息地和觅食地,扩大它们的地理活动范围。

NOC的科学家们利用计算机算法建立模型,模拟珊瑚物种Lophelia pertusa的幼虫在北海被释放到诸如石油和天然气平台等设施周围的海洋中时,可能会发生的扩散现象。该模型预测,幼虫会在已栖息在人工装置上的珊瑚种群之间扩散,甚至扩散到远处的自然种群。这些幼虫可以补充现存种群,也可以恢复受损珊瑚礁。

研究表明,北海的人造装置形成了一个由密集连接的珊瑚生态系统组成的网络,其长度超过数百公里,并跨越国际边界。因此,这些人工栖息地,如石油平台,可能比原始海底更有价值。

研究作者之一、NOC的科学家Daniel Jones博士说:“英国和其他许多国家一样,正在拆除废弃石油和天然气生产装置。仅在北海就有数百个这样的大型人工结构,它们可能对周围的海洋环境既有消极影响,也有积极影响。我们认为,在下定论前,仔细评估和监测环境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刘雪雁 编译)

版权所有@2017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制作维护: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信息系统部地址: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邮政编号:10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