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mar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network system

微信公众号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关注岛礁

关注岛礁共计 284 条信息

      全选  导出

1 科学家研究水下的声音和幼鱼如何帮助珊瑚礁 2024-08-26

澳大利亚海洋科学研究所(The Australian Institute of Marine Science,AIMS)领导的Reef Song项目正在研究利用鱼类和无脊椎动物声音帮助受损珊瑚礁恢复。这项研究在西澳大利亚宁格洛珊瑚礁和大堡礁上开展。已有研究表明,在干扰恢复期向珊瑚礁投放幼鱼,利用鱼类和珊瑚之间复杂的互利共生关系可以加速珊瑚礁恢复。Reef Song研究团队在蜥蜴岛周围设置了60个“斑块珊瑚礁”实验场,计划2024年夏天实地开展此项研究。他们将在一块实验场中投放幼鱼开展对照实验,并记录所有实验场斑块珊瑚礁的生长情况,开展鱼类调查,研究幼鱼和健康珊瑚礁声音与珊瑚礁恢复之间的关系。 Reef Song是澳大利亚珊瑚礁韧性计划(ACRRI)下的两个项目之一,该计划由AIMS和BHP公司(The Broken Hill Proprietary Company Limited,BHP)联合资助。 查看详细>>

来源:澳大利亚海洋科学研究所 点击量:3186

2 “按需”催生珊瑚重大变革,加速关键研究 2024-08-20

澳大利亚海洋科学研究所(AIMS)的国家海洋模拟器(SeaSim)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水族馆综合研究体,通过模拟自然环境,连续第三年诱导珊瑚在非繁殖季节进行繁殖,大大促进了珊瑚礁研究进展。 大多数珊瑚在11-12月繁殖,珊瑚每年只产卵一次,通常是在夜间,珊瑚息肉释放数百万的卵子和精子包,它们浮到水面,然后分开进行受精。受精卵发育成珊瑚幼虫,在海洋中游动,直到它们找到一个合适的地方定居。 SeaSim的专家通过精确控制水温、盐度、光照和水的化学成分,模拟季节性的温度、日照长度和月光模式,成功地在5-6月非季节性珊瑚繁殖期培育成果。这项研究能够在实验室中按需操纵珊瑚繁殖,为珊瑚研究人员提供了更多机会,以更好地理解珊瑚的早期生命周期,并加速对珊瑚如何抵抗或适应气候变化影响的研究。 自2022年以来,SeaSim已成功诱导了七种不同珊瑚物种的非季节性繁殖,并产生了超过两百万的幼虫,这些幼虫已被用于各种研究项目。SeaSim的这一突破性技术为珊瑚礁保护和研究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方法。(张灿影编译;熊萍责编) 查看详细>>

来源: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 点击量:701

3 无人机为脆弱的潮汐珊瑚礁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2024-08-20

由西澳大利亚大学和澳大利亚海洋科学研究所(AIMS)合作进行的一项研究首次使用无人机技术和高端分析方法来绘制澳大利亚西部金伯利海岸罗利浅滩的潮间带珊瑚礁。 潮间带珊瑚礁通常难以进行实地监测,因此在传统监测计划中代表性不强,这项研究强调了无人机监测潮间带珊瑚礁的新潜力。研究人员发现潮间带珊瑚礁已显示出明显的热适应证据,并且比潮下带环境中的珊瑚具有更高的抗珊瑚白化能力。研究人员还比较了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来分析无人机捕获的3D珊瑚礁结构图像。通过利用无人机技术,人们可以增强对潮间带关键生态系统的理解,并为针对性的管理策略提供信息。(傅圆圆编译;熊萍责编) 查看详细>>

来源: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 点击量:682

4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在漳州菜屿列岛海域发现大面积造礁珊瑚群落分布 2024-08-17

珊瑚礁生态系统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生产力最高的典型生态系统之一,被誉为“海洋中的热带雨林”。传统上福建东山海域被认为是我国造礁珊瑚群落分布的最北缘,是气候变化背景下造礁珊瑚潜在的庇护所。为了探明东山以北区域是否有造礁珊瑚群落的分布,自然资源部海峡西岸海岛海岸带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为依托单位,下称海西站)郑新庆研究员领衔的珊瑚研究团队曾于2019年在古雷沿岸区开展珊瑚普查,首次发现了以斯氏角孔珊瑚为主导的造礁珊瑚群落,与东山海域以盾形陀螺珊瑚、标准盘星珊瑚为主导的造礁珊瑚群落并不一致。这表明东山以北的区域也存在造礁珊瑚群落分布区,但其具体种类和分布情况在当时尚不明确。 2024年6月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加强珊瑚礁保护修复的通知》,强调开展全国珊瑚礁生态系统现状调查评估,逐步构建全国珊瑚礁生态系统调查评估业务体系。海西站响应自然资源部的业务部署,在青山公益基金的资助下,对古雷区域的造礁珊瑚群落进行了初步摸底,结果令人欣喜。菜屿列岛调查站位的造礁珊瑚平均覆盖率高达22.4%,发现斯氏伯孔珊瑚、标准盘星珊瑚、盾形陀螺珊瑚等5个造礁珊瑚物种,其中还有一种福建省新记录种——毗邻沙珊瑚。该项发现拓展了对我国造礁珊瑚群落分布的科学认知,对未来福建省造礁珊瑚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以及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古雷东侧有多个离岸的岛礁,古雷南部近岸区域均是岩石海岸,这些区域均可能具备造礁珊瑚分布的适宜条件。未来可在该海域进一步开展全方位摸排,通过建立长期野外观测站点开展跟踪监测工作,充分掌握该区域造礁珊瑚的分布和生物多样性现状与趋势。此外,古雷与东山海域相连,造礁珊瑚群落相似,未来可考虑与东山海域的珊瑚群落协同保护和管理,并适时开展生态修复工作。 本次发现是海西站在造礁珊瑚调查研究方面长期积累的结果。海西站科研团队早在2019年即利用生态模型模拟得到东山以北的古雷海域以及东山以南的南澎海域是造礁珊瑚分布的热点区,同年通过潜水调查在南澎列岛海域验证了模拟结果,发现了大规模造礁珊瑚的分布,种类数量高达23种。此外,近年来在北纬30度以南的大陆沿岸陆续开展了系列珊瑚摸排工作,先后在宁波、平潭、泉州、厦门等地发现了造礁珊瑚的踪迹。2023年在宁波渔山列岛的珊瑚调查中发现了浙江省最大面积的穗软珊瑚群落、柳珊瑚群落等软珊瑚群落以及少量造礁珊瑚。上述系列发现提示在我国北回归线以北沿岸区域可能还有大量未发现的软珊瑚群落和其他造礁珊瑚分布区,急需加强系统调查、研究以及保护和管理。这些新的发现也进一步证实了造礁珊瑚某些特定物种对极端环境条件的适应性,从侧面表明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某些造礁珊瑚种类可以率先突破温度的限制进一步向北扩散,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未来,依托海西站在海峡西岸的地利优势,研究团队将率先在福建省开展造礁珊瑚群落系统调查工作,绘制我省珊瑚分布“一张图”,并继续在福建东山以北区域进行调查探索,为我国和福建省的珊瑚资源保护贡献科学力量。 查看详细>>

来源: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点击量:1752

版权所有@2017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制作维护: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信息系统部地址: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邮政编号:10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