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项目规划
由国家海洋学中心(National Oceanography Centre,NOC)共同领导的一项新计划将使可靠而具成本效益的对地观测成为可能。该任务将提供大量开放获取环境数据,包括海风和海冰观测。这些数据对于量化人类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至关重要。 开创性的HydroGNSS任务已被欧洲航天局(European Space Agency,ESA)选为其第二个探测任务,旨在新颖敏捷空间技术。NOC就参HydroGNSS项目,目前正在领导开发两个运行中的HydroGNSS处理器。这一关键成果将产生大量新的环境数据,这些数据将免费提供给包括政策制定者、学术界、工业界和公众在内的广大用户群体。 凭借其最先进的技术、前所未有的传感器性能和全球覆盖范围,ESA HydroGNSS将使用GNSS-Reflectometry创新技术,基于反射导航信号,为我们提供海洋独特视图。NOC科学家在校准卫星数据并将这些数据转化为重要的气候变量(例如海风和海冰范围)任务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这些变量对于提高我们对环境的理解和量化人类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至关重要。 ESA最近批准发射第二颗相同的卫星,以形成一个HydroGNSS星座,支持对地进行更频繁、更准确的全球监测。该任务扩大了卫星数据在环境监测、管理和研究中的使用,从而提高了海洋科学信息支持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能力。该公告是在NOC和HydroGNSS合作开发20多年之后发布的,这些合作伙伴包括Surrey Satellite Technology(英国)、Sapienza大学(意大利)、University of Tor-Vergata(意大利)、CNR-IFAC(意大利)、IEEC(西班牙)、FMI(芬兰)、诺丁汉大学(英国)和TUW(奥地利)。(傅圆圆编译) 查看详细>>
来源:英国国家海洋研究中心 点击量:6美国副总统哈里斯宣布商务部建议投资5.62亿美元对包括30个沿海和五大湖州和地区设置近150个项目,以提高社区和经济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这些项目是根据NOAA气候准备海岸倡议制定的,由拜登-哈里斯政府两党基础设施法(BIL)资助并受通货膨胀减少法案(IRA)支持。 具体内容概要如下:(1)4.77亿美元用于通过加强沿海社区应对极端天气事件、污染和海洋垃圾的能力来创造气候解决方案的高影响力项目;恢复沿海栖息地以帮助野生动物和人类繁衍生息;储存碳;提高社区应对气候危害的能力并支持社区恢复;创造就业机会。(2)国家鱼类和野生动物基金会国家沿海恢复力基金提供4600万美元,用于帮助社区应对日益加剧的沿海洪水、海平面上升和更强烈的风暴灾害,同时改善数千英亩的沿海栖息地。(3)3910万美元的非竞争性资金用于34个州的海岸管理项目以及30个国家河口研究保护区,这些项目根据海岸带管理法与NOAA合作。这些计划的资金提供了必要的规划、政策制定和实施、研究、教育以及与全国各地社区的合作参与,以保护沿海和河口生态系统,这对沿海经济的恢复力和沿海环境的健康至关重要。(熊萍编译) 查看详细>>
来源:英国国家海洋研究中心 点击量:6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启动了AquaWatch任务,进行全球首个地空水质监测系统。全面投入运营后,AquaWatch将对水质提供实时的最新动态和预报服务。利用广泛的地球观测卫星网络和地面水传感器,该系统将支持进行更好的水质管理,并对有害藻华、黑水和径流污染等有害事件发出预警。该系统还将提高澳大利亚社区的复原力,在森林大火和洪水等事件后改善自然环境。CSIRO与基金会合作伙伴SmartSat合作研究中心(CRC)携手,将研究机构、政府和企业资源汇聚在一起,初步共同投入8300万美元用于设计和开发AquaWatch。 CSIRO首席执行官Larry Marshall博士表示,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对于那些仍然面临饮用水短缺和卫生设施不安全的地区,水质监测至关重要。AquaWatch的创新点在于将地球观测与原位传感、生态系统建模、工程、数据科学和人工智能等高新科技交叉结合,是一项大规模的科学与合作研究计划,旨在提高人们应对水圈重大挑战的速度和规模。AquaWatch能够监测河流、海岸、海湾、沿海湿地、水产养殖、红树林和珊瑚礁。 CSIRO凭借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通过将收集到的数据整合到数据中心,可提前几天提供水质预测。AquaWatch已经在全国各地建立了六个试点,以测试该系统的多方面用途,例如监测堪培拉Tuggeranong湖的有毒蓝绿藻水华、从菲茨罗伊河到大堡礁的沉积物流对水质的影响以及监测红树林的饮用水、卫生、物种保护、水力发电和碳封存的水质等。(张灿影编辑) 查看详细>>
来源: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 点击量:16经过十多年的谈判,3.4日联合国历史性的《公海生物多样性条约》(又称BBNJ协定、公海条约)获达成。据报道,《公海条约》的最终目标是到2030年将30%的海洋划入保护区,旨在保护和恢复海洋。新条约最重要方面之一是它将使各国能够在公海建立新的海洋保护区(Marine Protected Areas,MPAs),这是帮助各国实现《联合国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30*30全球保护目标的关键一步。《公海条约》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通过改进标准和统一各国衡量和管理人类活动对公海影响的方式的一致性,使环境影响评估(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s,EIAs)现代化。此外,《公海条约》也给各国留下了很大的改进空间,同意那些现有机构如渔业、航运或深海采矿等可以不遵守条约规定的环境影响标准。然而,随着新公约的实施深入,后期条约新的环境影响评估规定将被融入各国新的改革和管理政策实施。同时,《公海条约》还规定允许签署国在特殊情况下选择退出根据协议建立的海洋保护区条款。鉴于海洋健康状况的恶化以及当前系统解决该问题的持续失败,这些豁免构成了一个主要漏洞。 大自然保护协会的海洋政策负责人安德烈亚斯汉森表示,新的《公海条约》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各国现在必须迅速通过和批准该条约,并利用其权力尽可能的实现人类共同的海洋利益。各国必须加紧行动使其与《巴黎协定》和《昆明 —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规定的国际义务保持一致。 海洋破坏性现状正在加剧我们面临气候和生物多样性的危机。有了新的《公海条约》和其他重要的联合国政策框架,各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对自然有利的时代,以促进人类与海洋之间的关系。(熊萍编译) 查看详细>>
来源:大自然保护协会 点击量: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