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mar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network system

微信公众号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科研动态

科研动态共计 1,863 条信息

      全选  导出

1 Nature:遥感卫星揭示海洋叶绿素中的气候变化趋势 2023-09-17

人们认为,强烈的自然变化掩盖了地球观测卫星观测到的浮游植物种群可能由气候变化驱动的趋势,而这种变化需要至少30年的连续数据才能被发现。英国南安普顿国家海洋学中心的研究表明,气候变化趋势在海洋颜色(遥感反射率,R rs)中反应更快,因为R rs具有较低年际变化的多变量波段。这项研究分析了Aqua卫星上的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20年R rs时间序列。在过去的20年里,R rs以及海洋表面生态在大部分海洋中发生了显著变化。R rs的变化对浮游生物在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作用以及由此产生的海洋碳储存以及对较高营养层的浮游生物消耗和渔业都有潜在影响。鉴于浮游生物生态系统在海洋食物网、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碳循环—气候反馈中的关键作用,这项研究对海洋保护和治理意义重大。(熊萍编译) 查看详细>>

来源:《自然》 点击量:1

2 Nature Geoscience:冰川退缩期间形成的地下泉水是北极甲烷排放的重要来源 2023-09-17

剑桥大学在斯瓦尔巴群岛中部大陆冰川前端发现了78条中富含深部甲烷的地下泉水。实地监测数据表明,2021年2月至5月和2022年泉水中甲烷含量达到过饱和状态,比大气均衡值高出60万倍。空间采样同位素证据表明这些过饱和甲烷来自地球深部热成因。研究估计了整个斯瓦尔巴群岛冰期前地下水的年甲烷排放量高达2.31吨。这项研究结果表明,气候驱动的冰川退缩促进了甲烷的广泛释放,这种正反馈循环可能在迅速变暖的北极普遍存在。对海洋终止冰川的进一步调查表明,随着这些冰川转变为完全陆地系统,深部热液泉水将成为北极地区未来的甲烷排放源。(熊萍编译) 查看详细>>

来源:《自然》 点击量:1

3 Science Advances:颗石藻和硅藻对海洋碱度增强具有忍受力 2023-09-17

海洋碱度增强(OAE)是一种非生物海洋二氧化碳清除(CDR)方法,旨在通过将粉碎的矿物或溶解的碱分散到表层海洋来增加海洋的CO2吸收能力。然而,OAE对海洋生物群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尚未被探索。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研究了中等(?700μmol kg-1)和高(?2700μmol kg-1)石灰石碱度添加对两种生物地球化学和生态上重要的浮游植物功能群代表的影响:赫氏圆石藻(碳酸钙生产者)和角毛藻(二氧化硅生产者)。结果表明,石灰石激发的碱度增强对颗石藻和硅藻的生理学和生物地球化学影响不大。研究还强调实验仅考虑了赫氏圆石藻和角毛藻的短期驯化,这种情况也可能会在更长的时间尺度上发生。同时,研究还观察到非生物矿物质沉淀从溶液中去除了营养物质和碱度。总而言之,这项研究提供了对OAE的生物地球化学和生理反应的评估,并提供了支持继续研究OAE如何影响海洋生态系统的必要性证据。(熊萍编译) 查看详细>>

来源:《自然》 点击量:0

4 科学家预测大西洋洋流系统将在本世纪中叶崩溃 2023-09-17

哥本哈根大学最新研究表明,人类持续的排放温室气体将导致大西洋环流(AMOC)系统在2060年左右全面停止消失。这项研究对过去150年海洋温度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发现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将在2025年至2095年之间全面崩溃的概率为95%。这一事件很可能发生在2057年,届时热带地区将面临高温威胁,北大西洋地区风暴增加。研究结果强调了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重要性。(刘思青编译;熊萍审校) 查看详细>>

来源:丹麦哥本哈根大学 点击量:0

版权所有@2017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制作维护: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信息系统部地址: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邮政编号:10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