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mar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network system

微信公众号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综合资讯

综合资讯共计 4,066 条信息

      全选  导出

1 东海生态中心在海洋生态保护修复的仔稚鱼分类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2024-06-28

6月3日,自然资源部东海生态中心专业技术团队在仔稚鱼分类研究领域取得最新进展,相关成果以“Morph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DNA Barcoding Identification of Pholis fangi Larvae and Juveniles in the Yellow Sea”为题发表于国际期刊Fishes(JCR 2区)。 该研究通过传统形态学和DNA条形码技术的结合,对方氏锦鳚的早期发育阶段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描述了方氏锦鳚从卵黄囊仔鱼到稚鱼的发育变化特征,掌握了方氏锦鳚早期发育阶段在黄海南部海域的分布格局。该研究还发现,黑色素细胞在锦鳚属仔鱼和稚鱼发育阶段有显著差异,黑色素细胞的分布特点可有效区分锦鳚属仔鱼和稚鱼。这些研究结果有助于更好地了解鱼类的早期生活史以及产卵场、育幼场的分布特征,可建立基于鱼类生活史及其生境变化的生态修复效果评估指标体系,为进一步开展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奠定基础。 该研究先后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自然资源部海洋生态监测与修复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自然资源部东海局青年海洋科技基金项目等项目的资助。 查看详细>>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部 点击量:0

2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在海洋环境全氟化合物检测技术方面取得新进展 2024-06-28

近日,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科研人员利用所内公共分析测试平台大型仪器,在海洋环境新污染物-全氟和多氟化合物高灵敏精准检测技术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结果以“在线固相萃取净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直接测定植物粗提物中的23种全氟化合物”和“Occurrence and prevalence of per-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 in the sediment pore water of mariculture sites:novel findings of PFASs from the Bohai and Yellow Seas using anewly established analytical method”为题,分别发表于分析化学领域国内权威期刊《分析化学》(SCI)和生态环境领域国际TOP期刊《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中科院1区,IF=12.2)上。 本研究通过建立简便、灵敏和准确地测定植物叶片组织中典型全氟化合物(PFASs)及其新型含氟替代品的分析方法,深入揭示了PFASs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及其转化代谢过程。基于在线固相萃取(SPE)净化技术,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HPLC-MS/MS)分析技术,发展了一种只需要对植物叶片中的PFASs进行简单提取,无需其他净化处理,即可自动化净化并测定植物叶片粗提物中23种PFASs的新方法。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回收率和检测灵敏度,适用于不同植物叶片及海洋大型藻、微藻等植物样品中23种PFASs的准确测定,为植物叶片中传统以及新型PFASs的监测提供了技术支撑。 此外,基于在线固相萃取-UHPLC-MS/MS技术,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只需1 mL海洋沉积物孔隙水样品,通过大体积直接进样分析,在20 min内同时对沉积物孔隙水中26种PFASs(13种全氟羧酸(PFCAs)、4种全氟磺酸(PFSAs)、9种新型替代PFASs)进行精准测定的新方法。与现有文献方法相比,该方法大幅减少了沉积物孔隙水样品的采样量(仅1-2 mL),避免因为孔隙水样品量不足导致无法完成PFASs的测定,为开展沉积物孔隙水中PFASs的大面调查,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分析方法。 该研究的开展将为我国近海环境中PFASs的监测调查和生态风险评估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撑,为完善海洋环境PFASs的检测技术体系提供支持。这将有助于深化对我国近海环境PFASs现状、环境归趋、环境风险的认识,对保障海洋环境生态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与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联合培养的化学专业硕士生申楠同学为2篇研究论文的第一作者,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的陈军辉研究员和何秀平副研究员分别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山东省联合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等项目的资助。 文章链接: https://engine.scichina.com/doi/10.19756/j.issn.0253-3820.231167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304389424008355 查看详细>>

来源: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所 点击量:0

3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在典型沿海地区大气对流层及地表NO2浓度长期变化趋势方面取得进展 2024-06-28

全球许多重要的经济中心和人口密集区位于海岸带,其具有特殊的地理和经济特征。同时,海岸带作为陆地与海洋相交的环境敏感区,拥有如盐沼、红树林等独特生态系统。海岸带地区的大气污染可直接影响人类健康,及通过干湿沉降作用影响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二氧化氮(NO2)作为形成臭氧等污染物的前体物,其浓度的增减对地面臭氧和PM2.5的形成有直接影响。研究海岸带地区大气NO2长期变化趋势,能够提高我们对空气污染形成机制和影响的理解,也是制定有效环境政策、保护公共健康和生态系统的基础,可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提高生活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本研究以典型海岸带地区对流层及地表NO2浓度的长期变化趋势为研究对象,通过地面测量和卫星遥感数据,深入探讨了全球三个高NO2浓度沿海地区(中国中东部、西欧及美国中东部)2004至2013年的变化趋势。 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环保政策的实施等因素,中国中东部地区对流层NO2浓度呈现出由增到减的变化趋势,转折点发生在2011年。美国中东部及西欧在研究期内均为下降趋势,但下降幅度表现为由快到慢,且整体浓度远低于中国中东部地区。对研究区对流层NO2浓度季节变化分析表明,通常在冬季达到最高值,这与取暖措施及有利于污染物累积的气候条件有关。 论文通过多个地面观测网分析了地表NO2浓度变化,结果表明,2014至2022年研究区地表与对流层NO2浓度变化一致,均变现为降低趋势,但中国中东部地区超过82.8%的站点NO2浓度超过30μg m-3,显著高于西欧(12.8%)和美国中东部(3.8%)。通过分析地表NO2浓度的日变化,发现白天NO2浓度明显低于夜间,峰值出现在夜间的08:00和20:00左右,而最低浓度出现在夜间的12:00左右。这些研究结果明确了环境政策对NO2浓度的影响,确定了有针对性的污染控制的关键区域,增强了我们对全球高污染地区NO2动态的认识。 该工作以“Long-term variations and trends of tropospheric and ground-level NO2 over typical coastal areas”为题发表在Ecological Indicators上。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为论文第一完成单位,田信鹏助理研究员为论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206240,42177089)、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20QD055)和研究组群项目(YIC E351030601)等项目的资助。 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470160X24006204 查看详细>>

来源:中科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点击量:0

4 联合国粮农组织讨论水生生态系统恢复 2024-06-24

近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和联合国生态系统修复十年倡议共同举办网络研讨会,讨论如何根据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量化海洋和淡水生态系统的“恢复面积”,以及生态系统恢复面临的挑战和潜在解决方案。与会专家普遍认为,海洋和淡水生态系统恢复项目需考虑连通性,基于人工智能和卫星图像的一致性监测方法至关重要,当地社区参与恢复工作是成功的关键。 查看详细>>

来源: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 点击量:22

版权所有@2017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制作维护: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信息系统部地址: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邮政编号:10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