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formation Network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mt in the Yangtze Basin

微信公众号

  • 南京土壤所揭示自然湿地活性甲烷氧化菌对增温的响应机制
  • 这是长江中最大的鱼类,最大的有600公斤!因大坝的建成影响很大
  • 鄱阳湖保护区在夏季监测到白枕鹤
  • 自然资源部:我国启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
  • “第一届场地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技术研讨会”暨“第八届污染场地土壤与地下水风险评估技术HERA++讲座”在合肥召开
  • 水生所关于长江鱼类条形码研究取得新进展
  • 水生所关于可靶向优先处理难降解有机物的新型湿地表层基质研究取得新进展
  • 1
  • 2
  • 3
  • 4
  • 5
  • 6
  • 7

东北地理所等在中国植被变绿对区域气候的影响研究中获进展

近年来,中国大部分地区特别是中国东部地区呈现出显著的植被绿化现象,但是当前基于粗分辨率全球气候模式的研究表明,植被变绿对中国夏季气候的影响不显著。该研究基于2001-2017年时间序列的叶面积指数、植被覆盖度等遥感观测数据构建植被绿化情景,采用陆-气耦合的高分辨率区域气候模式(WRF+SSiB3),模拟和分析中国植被绿化对区域夏季气温、降水和大气环流的影响,从地表辐射能量平衡和水循环两个方面探索其中的生物地球物理机制。 综合数值模拟与气温观测结果,研究表明不同地区夏季气温对植被绿化的响应不同,植被绿化显著降低中国北方的近地表气温,可削弱全球变暖的趋势,然而,植被绿化对中国南方近地表气温的影响不显著。同时,该研究分析中国植被绿化对区域水循环的影响。研究显示,植被绿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东亚夏季风降水格局,特别是中国“北旱南涝”的不均衡分布。植被绿化能够增加中国北方夏季的降雨,这与近十几年观测到的北方夏季风降水有所增加基本一致,而在长江以南地区,植被绿化导致降水有所减少。部分研究表明,植被绿化会加强植被蒸散并引发区域水资源短缺和区域干旱等问题;该研究发现,由于降水的补偿作用,中国大部分地区土壤湿度变化不显著,但在部分半干旱地区(如黄土高原南部和呼伦贝尔西部地区)降水变化量小于蒸发变化量,土壤湿度显著减少,在未来的生态恢复和土地管理决策中需要关注。 近日,相关研究成果以Vegetation greening in China and its effect on summer regional climate为题,发表在Science Bulletin上,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遥感与地理信息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于灵雪为论文第一作者,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薛永康为论文通讯作者。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2020-12-07  (点击量:1151)

东北地理所欧亚大陆湖泊温度变化遥感研究取得进展

湖泊变迁记录着气候与环境变化的信息,是全球变化的直接反映。因此,湖泊变化及其驱动因素的研究受到关注。湖泊温度是湖泊重要的物理特征,是具有指示作用的气候变化参量。开展湖泊温度的相关研究,对气候变化背景下湖泊的综合响应、湖泊演化和格局的驱动机制等具有理论意义。 欧亚大陆分布着较多湖泊和水库,该大陆地形复杂,气候带分布广泛,湖泊存在梯度差异。尽管世界范围内已开展了不同规模的湖泊温度研究,但湖泊温度在欧亚大陆湖泊中的分布模式和湖泊温度差异驱动因素尚待分析。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水环境遥感团队利用MOD11A2产品,提取湖泊表面温度信息;根据柯本气候分区和湖泊面积,在欧亚大陆选择了861个湖泊和237个水库,研究了欧亚大陆湖泊温度分布格局,分析了长时间序列湖泊温度变化趋势。研究发现,相比于其他湖泊,高纬度和青藏高原的湖温更低;相比于白天,湖泊的夜晚温度空间异质性更小。2001至2015年期间,占湖泊总数70%以上的湖泊温度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高纬度湖泊及热带雨林地区湖泊的昼夜温差变化最小。在影响因素方面,气温与湖泊温度之间的相关关系最好(白天R2=0.71;夜间R2=0.87)。此外,湖泊的深度、面积、海拔及水源情况均会对湖温产生影响。该研究结果对未来气候变化情境下湖泊的响应、湖泊与大气之间的热量交换和开展冰清预报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研究成果以Monitoring of water surface temperature of Eurasian large lakes using MODIS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product为题,发表在Hydrological Processes上,博士杜嘉为论文第一作者,研究员宋开山为论文通讯作者。研究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和东北地理所“一三五”项目课题的支持。

2020-12-07  (点击量:1002)

历史遗留尾矿库污染如何防治?

尾矿库是指筑坝拦截谷口或围地构成的,用以堆存金属或非金属矿山进行矿石选别后排出尾矿或其他工业废渣的场所。尾矿库是一个具有高势能的人造泥石流危险源,存在溃坝危险,一旦失事,容易造成重特大事故。  经过多年开发,一些江河上游布局了大量采矿冶炼企业,形成了多座尾矿库,给沿江沿河生态安全带来巨大威胁。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尾矿库污染防治,消除环境污染隐患,全面化解环境风险。对此,笔者总结了四川省广元市的经验和做法。  一是全面排查,摸清底数。组织开展尾矿库基础调查,建立尾矿库清单,并将尾矿库环境状况调查作为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重点内容,全面采集尾矿库基础数据,建立台账。结合生态环境问题集中大排查大整治,通过多轮次、全覆盖的排查梳理,全面摸清尾矿库基础状况、管理要求及存在的各项环境问题,建立含5座尾矿库共21个生态环境隐患的问题整治清单,实施“清单制+责任制+销号制”管理。  二是统筹防治,精准施策。按照尾矿库污染防治要求,结合每座尾矿库实际状况,邀请专业机构“一库一策”编制个性化污染防治方案,完善应急预案,开展风险评估,建立尾矿库“一库一档”资料,逐项落实完善尾矿库污染防治措施,精准开展生态环境问题整治。对于正在使用的尾矿库,重点从尾水回用系统、渗滤液收集系统、截排洪系统、地下水监测系统等方面制定整改措施,规范生产运营管理。对于已经停用正在进行尾矿回采的尾矿库,重点从截排洪系统、坝体覆绿及回采防扬尘措施等方面制定整改措施,在确保尾矿库安全的基础上减轻回采过程中的大气污染。对于已停用多年的尾矿库,重点从截排洪系统、地下水监测系统、干滩防扬尘措施等方面制定整改措施,在确保坝体安全的基础上,定期观测尾矿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三是落实责任,强化督导。印发工作方案,明确属地政府的尾矿库污染防治主体责任、市政府领导对每座尾矿库的挂联责任,以及市级、县区相关部门的指导责任。市级相关部门和县区主要负责同志现场督导,亲自推动,定期调度,全力确保尾矿库各项问题整治有序推进。  四是加强领导,强化保障。成立以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的矿山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将尾矿库、非煤矿山、煤矿、矿企涌水环境问题一体整治。累计召开10次领导小组会议安排部署整治工作,市矿山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每月通报整治进度。对有业主的在用尾矿库,督促业主单位加快落实整改措施;对停产多年、业主名存实亡的“僵尸”尾矿库,市级和县区政府全方位筹集污染防治经费,相继投入3000余万元保障各项整治措施的落实。  五是协调联动,长效管护。强化部门间协调联动,建立应急管理、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合监管执法机制,每年对全市范围内尾矿库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对尾矿库外排尾水和下游水质开展例行监测,动态掌握尾矿库环境现状及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强化环境应急管理,落实应急责任,完善应急预案,储备应急物资,做好风险防范,提升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处置能力,保障环境安全。

2021-04-12  (点击量:797)

国开行推出长江大保护专题绿色债券 服务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上证报获悉,国家开发银行将于12月8日在北京面向全球投资人发行“长江大保护”专题“债券通”绿色金融债券,发行规模不超过50亿元。这是在人民银行支持下,国开行践行普惠金融,服务国家绿色发展战略,推动长江大保护的又一创新实践。其中,不超过15亿元债券将通过商业银行柜台市场面向社会公众发售,公众可通过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兴业银行等12家商业银行的营业网点和电子渠道认购。 本期绿色债券发行资金拟支持项目涵盖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主要位于成渝经济区和长三角地区核心城市,项目类型包括污水处理、水环境整治、林业开发等,预计每年可减排水污染物化学需氧量(COD)23万吨、生化需氧量(BOD5)9万吨,新增碳汇林330万亩,可有效防治环境污染、修复生态环境、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 国开行资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商业银行柜台发行绿色金融债券,为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协同发展提供了一个创新、安全、标准的渠道,有助于树立大众绿色责任投资意识,扩大绿色金融社会效应。下一步,国开行将继续发挥开发性金融优势,继续稳妥有序开展债券市场业务,助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常佩琦)

2020-12-07  (点击量:965)

高质量推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农业生产领域突出表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安全优质农产品需要与供应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性措施加以推动。但从根源上来讲,良好的生态环境、健康的生产环境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保障,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则是实现农业生产环境健康的有效途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进行了顶层设计。因此,在我国经济社会进入新发展阶段,《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与监督指导实施方案(试行)》(下面简称《实施方案》)的出台恰逢其时,对高质量推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实现农业绿色转型发展,提升农产品质量,以及乡村生态振兴都具有重要意义。  《实施方案》有助于农业绿色发展和乡村生态振兴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为农业绿色发展提供了路径及保障。新发展阶段,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题;日益增长的生态产品需求也成为消费市场的主旋律。要破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实现农业的绿色发展,提高农产品供给质量,既是重要的领域与内容,也是有效的抓手。同时,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农业绿色发展,有利于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以破解绿色壁垒的约束,这也是未来实现农业强国的一个重要方面。  农村改革40多年来,农业生产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伴随着水土资源的过度利用及生产环境的污染,特别是农业面源污染逐渐成为生产环境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对农业绿色发展而言,耕地土壤质量及灌溉用水水质的保护是核心,更是根基。高质量推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不但可以实现源头减量,减少面源污染物的流量,而且可以通过采取农艺措施,减少面源污染的存量,由此改善农业生产环境质量,实现生产环境系统健康,为农业绿色发展奠定基础。《实施方案》的实施将促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进入快车道,并推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高质量发展。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了路径与保障。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迫切需要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弱项,以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乡村生态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方面,为实现乡村宜居宜业提供坚实的基础。乡村生态振兴涵盖的内容丰富,既包括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又保护农业生产环境改善,还包括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其中,农业生产环境改善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农业面源污染导致的耕地土壤及水环境质量的保护与提升。从这个意义上讲,要从源头入手高质量推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环境系统健康,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和乡村生态振兴。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行动,推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但依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面源污染问题,在一些区域甚至出现日益严重的局面。  一是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依然没有达成全社会共识。国家从战略高度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进行顶层设计,并采取有效的行动方案;各级政府也逐渐把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部署作为重要工作之一,但基层政府对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极端重要性、迫切性的认知,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由此导致国家相关政策、行动可能难以取得预期成效。对农业生产主体,尤其是单个农户而言,对农业面源污染缺乏基本的认识,自然难以转变其生产行为。没有全社会的共识,就不可能形成治理行为共同体。  二是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主体目标协调机制缺失。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需要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农资生产者、农业生产主体共同参与,表现出明显的主体多元性特征。国家致力于生态目标的实现,即改善农业生产环境,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地方政府则关注农业发展目标,尽可能提高农业对地方经济的贡献;职能部门则只关注上级各项行动的落实,并没有将实效作为工作的重心。农资生产者追求的是通过增加生产、销售量,来实现自身的利润,根本不关注产品有可能导致的污染;农业生产主体将提高农业作物产量,增加农业经营性收入作为唯一目标,其生产行为自然是选择效果明显的投入品,使用量及方式以产量最大化为原则,更不会关注污染后果。没有不同主体目标的协调,就不可能形成治理目标共同体。  三是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链条机制缺失。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实践中,一些地方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但并没有实现预期的成效,没有形成有效的治理经验。关键是没有建立连接各个节点或者环节的链条机制,特别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中,普遍存在着末端治理现象,不针对区域实际去探索实现资源化的途径,寻找有效的“出口”,并建立有效的链条机制,激励不同利益主体的积极性。调研发现,单一节点或者某个环节建立机制,有可能导致严重的点源污染。没有链条机制的激励,就不可能形成治理效益共同体。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对策建议  “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这既为农业绿色发展提出了方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尤为迫切。为此,必须采取有效对策,高质量推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一是要强化党对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全面领导,并注重能力建设,为高质量推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提供组织保障。地方党委政府一定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战略部署,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同时,应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相关业务知识的学习,提升专业决策能力及专业领导能力。基层党组织要将高质量推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作为重要的工作,并注重自身的能力建设,确保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取得实效。  二是要强化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导,提升全社会普遍重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氛围。各级党委政府首先应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有清醒的认识。针对农业生产主体,特别是广大农户对农业面源污染认知不足的问题,基层政府应承担起宣传的重任,充分利用电视、广播、传单、宣传栏等平台,加强对农业面源污染危害的宣传,增强农民群众生态环境意识和参与意识,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是要建立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相关机制。建立基层职能部门之间的协同工作机制,对农业生产投入品的生产、销售、使用、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进行全链条管理;立足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建立与完善农药包装物、废弃农膜回收机制,重点是实现资源化利用,探索区域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试点示范;实施农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促使企业承担起相应的生态责任,在高质量推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中发挥作用。政府应采取补贴方式,鼓励企业在其产品销售集中地区,建立废弃物资源化回收利用站,对废弃物进行处理利用。或者鼓励相同企业组成产业联盟,共同建立废弃物资源化回收利用中心,对废弃物进行处理利用。同时,完善农业生产主体的参与机制,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的绿色转型,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四是要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行动实施效果的监测与评价。充分利用GIS信息技术,对农业面源污染实施监测,及时公布监测结果,为有效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靶向治理”提供依据;围绕着“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应对这些政策、行动的效果进行评价,特别是应对政府、企业、农民等不同群体进行广泛调研,分析他们对实施这些行动的态度及意愿。通过评价,从中甄别出存在的关键问题,提出完善政策的精准对策。  五是要加强制度体系建设,为高质量推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提供制度保障。依据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重点领域,整合零散分布在其他制度中的相关条款,制定系统、完整的制度,并注重强制性制度、引导性制度、协调性制度、激励性制度之间的协调。此外,要尽快制定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相关标准,并建立有效的监测、管理办法。

2021-04-12  (点击量:1310)

王一鸣:“双循环”对城镇化提出新要求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城市发展发生新变局。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城镇化发展也面临新形势。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应对百年变局、开拓发展新局的战略选择,对“十四五”时期城镇化发展提出新的要求。 全球城市发展格局发生新变化 新科技革命重塑全球城市发展格局。以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为核心的新科技革命,正在重塑城市竞争力消长和全球城市格局。新冠肺炎疫情加快了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进程,数字技术催生新业态、新模式异军突起,重新定义国际分工和产业生态,并将深刻影响城市发展格局。 全球化退潮影响城市网络体系。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化进入退潮期,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在经历了30多年扩张后转向收缩。疫情加快了这个进程,主要经济体在“效率”与“安全”之间寻求新的平衡,全球供应链呈现区域化、近岸化和在岸化趋向,北美、欧洲、东亚三大生产网络内部循环强化。在东亚地区,东盟已超过欧盟,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世界城市体系孕育重大调整。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变化,带来世界城市体系的重大调整。纽约、伦敦、东京等顶级全球城市仍处于核心地位,在全球资源要素配置中仍将占据主导地位,但新兴全球城市正在加速崛起,在世界城市体系中的地位不断上升。特别是东亚地区有可能出现全球顶级城市,并在世界城市网络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 大都市圈的重要性日益上升。目前全球排名前50位的城市,其经济总量占全球GDP的比重超过20%。这些城市集聚了全球主要跨国公司、学术机构、行业组织和智库等全球性机构,在全球城市网络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并成为各主要经济体对接高标准国际贸易投资规则、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载体。 我国城镇化发展面临新形势 城镇化增速将趋于放缓。我国城镇化在经历高速发展阶段后,增速已趋于放缓。这与经济增速放缓是分不开的。“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增速明显放缓,2016年至2019年经济年均增长6.6%,比“十二五”下降了1.3个百分点,城镇就业人口、城镇人口增长也在放缓,带来城镇化速度放缓。“十四五”时期,随着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加之农业可转移劳动力数量下降,城镇化率年均增幅也会呈现放缓趋势。 内陆地区城镇化进程加快。“十三五”时期,中西部内陆地区城镇化发展速度明显高于东部沿海地区。基于人口流动的大数据观察城市中心度,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处在第一序列,内陆地区的成都也在第一序列,说明内陆地区的大都市圈发展也明显加快。“十四五”时期,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内陆地区城镇化进程会进一步加快,并成为推动我国城镇化的主要力量。 城市群和大都市圈的位势上升。现在19个城市群经济总量占全国80%以上,对全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占比更高。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等城市群在全球城市体系中的位势快速提升。大都市圈与周边城市的同城化也在加快,比如广州和佛山加快推进广佛一体化。城市群和大都市圈正在成为优质生产要素的汇聚平台和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十四五”时期,这个发展态势还会深化,促进生产要素的流动、扩散和集聚效率大幅提高,进而提升城市空间资源配置效率。 部分城市创新活力明显增强。由于创新活动对人力资本、科研设施、大学和科研机构等要求较高,创新活动在空间上具有更高的集聚性,并吸引具有较高专业技术水平的人口向这些城市流动,创新生态逐步形成和完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推动创新型经济加快发展。 城市治理的数字化转型加快。这次疫情加快了城市数字化进程,智慧城市、智慧交通,信息溯源等数字化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推进“一网通管”“一网通办”,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流程再造,有效提升了城市公共服务效率,为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创造有利条件。 新发展格局对城镇化发展提出新要求 “十四五”时期,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对城镇化发展提出新的要求。 第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就要确保国内消费持续扩大和升级。研究表明,如果农民工按照城市居民消费方式消费,人均消费支出将增长27%,这对扩大消费意义重大。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释放巨大消费潜力,最重要的是要打通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梗阻。我国城乡要素长期单向流动,比如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变成了城市的高楼大厦,金融资源从农村单向净流出,农民工进城落户又面临各种限制。这就要加快户籍制度的改革,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户限制,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与常住人口挂钩机制,逐步缩小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加快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要探索扩大土地使用权入市的用途,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要拓展使用权向外部人员流转的空间,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 第二,增强大都市圈和城市群“双循环”的枢纽功能。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对提高国民经济循环效率,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尤为重要。依托大都市圈和城市群,建立以城市群和大都市圈为枢纽的经济循环系统,促进生产要素流动、集聚和扩散,提高空间配置效率,将成为推动形成新发展格局的动力源。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新形势下大都市圈和城市群要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提升外资企业根植性,维护产业链和供应链稳定,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第三,增强中心城市的创新策源功能。“十四五”时期,科技领域的国际竞争将更加激烈,特别是美国推动与我国科技脱钩,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尤为紧迫。要加强北京、上海、合肥、深圳等国家综合科学中心建设,推动创新体系战略性重构,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布局建设基础研究、前沿创新和生产制造相结合技术集群,构建安全的技术供给体系。 第四,在内陆地区培育有竞争力的城市群。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就要建设内陆地区城市群,释放内陆地区发展潜力。要培育成渝双城经济圈、长江中游城市群等一批重要城市群,拓展内陆地区市场空间,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城镇化发展格局。 第五,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随着城市人口规模扩大和空间集中度提高,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将迅速增长。要增加基本公共服务有效供给,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扩大其覆盖面,并率先在大都市圈和城市群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一体化。 第六,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加强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社区等建设,提高教育、医疗、城市管理的智能化水平,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作者王一鸣,为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 来源:经济参考报广州日报

2020-12-07  (点击量:1278)

为工业减碳按下“快进键”

构建绿色低碳的工业体系,不仅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一招,也是我国工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路径习近平主席在气候雄心峰会上指出,“中国历来重信守诺,将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推动全球气候治理,已经成为中国的国家意志。前不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作出部署,明确提出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工业是我国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领域,工业的达峰对于实现碳达峰目标意义重大。近年来,我国工业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减排成效持续显现,为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增添了信心和底气。2016年至2019年,我国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9%,高于同期世界工业2.9%的年均增速。与此同时,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累计下降18%,助力提前实现2020年碳排放强度下降目标。通过完善应对气候变化顶层设计,严控高耗能产业扩张、积极推动制造业绿色低碳改造,我国工业领域在提高能效、减少碳排放方面不断取得积极进展。以工业领域中碳排放量最大的钢铁产业为例,“十三五”期间,我国钢铁行业碳排放总量年均增长不足1%,部分重点企业的碳排放强度已达国际先进水平;随着粗钢需求量趋于饱和,行业有望在“十四五”期间提前实现碳达峰。此外,相比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我国单位工业增加值碳排放下降水平更为迅速。国际能源机构数据显示,2005年至2018年,我国工业碳排放强度下降近50%,耗时远低于其他主要发达国家。也应清醒认识到,尽管工业减碳成绩亮眼,但当前我国区域工业绿色发展不平衡问题依旧存在。从长远看,随着新型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工业领域对碳排放总量仍有一定需求。在这种背景下,工业领域深挖潜能、久久为功,着力提升工业能效,实现深度减碳,才能确保完成碳达峰目标任务。从供给侧看,工业企业应积极转变观念,以绿色供给创造市场需求。不妨将节能减碳的挑战化作转型升级的机遇,以碳减排为抓手,让绿色低碳理念贯穿于产品制造、供应链管理等全过程,努力提升生产效能,拓展市场空间。从需求侧看,相关部门也应积极引导绿色低碳消费,以更多绿色需求牵引产业供给。根据发达国家碳排放的规律,随着城镇化率的不断提升,汽车、建筑用能消费将成为碳排放的“新高地”,这就启示我们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绿色建筑等领域的消费引导,助推制造体系持续“绿化”。风物长宜放眼量。构建绿色低碳的工业体系,不仅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一招,也是我国工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路径。面向未来,工业绿色发展在担纲碳减排“主力军”的同时,也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以碳中和目标为引领,大踏步走上以碳减排驱动技术革新、就业增长、产业壮大的低碳发展之路,我们必能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贡献更多中国力量。

2021-04-12  (点击量:3844)

上海开展森林资源数据校核 高效保质实现监测成果

为确保本年度监测成果数据准确、可靠,顺利完成本年度监测任务,实现“十三五”完美收官,上海市林业总站于11月25至27日,在闵行区组织来自各区林业站以及三家森林资源调查单位的森林资源监测技术人员,开展了2020年度全市森林资源监测数据集中汇总及市级内业质量检查工作。上海市林业局林业处副处长吴昌田出席并作了动员讲话。 此次集中工作,主要围绕2020年各区新造林项目上图的面积核定、2020年公益林生态补偿面积核定、2020年度森林资源增减变化原因及典型地块分析、森林资源监测成果市级内业质量检查,以及全市森林资源主要监测成果整理汇总等几项重点工作内容紧密开展。市林业总站技术人员对各区监测成果的数据整理汇总工作进行了全过程技术指导,并针对各区提交的森林资源监测成果数据库进行了图形拓扑、属性逻辑和数据完整和有效性等各项内业检查。 由于时间紧,任务又相当繁重,各单位技术人员充分发扬了艰苦奋斗、勇于攻坚的精神,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高效地完成各项工作内容。通过层层把关,确保了本年度监测成果数据质量,并为下一步的报表统计工作打好了基础,也为政府各项决策和规划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上海市林业局) 【来源:上海市林业局】

2020-12-07  (点击量:1651)

版权所有@2017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制作维护: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信息系统部地址: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邮政编号:10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