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mar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network system

微信公众号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源详情

通过流动保护区来保护公海生物多样性

编译者:liguiju发布时间:2020-2-10点击量:2505 来源栏目:重要资讯

在1月17日《科学》(Science)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提出,联合国将流动海洋保护区纳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简称《海洋法公约》),该公约自1982年最后一次签署以来一直在更新。

文章主要作者、华盛顿大学助理教授Sara Maxwell提到,动物显然不会停留在一个地方——它们涉及的海洋区域非常大,而且这些区域会在时间和空间上移动。如果把保护区边界定在原地点和原时间上,随着气候变化的发生,那些我们试图保护的动物很可能从原区域消失。因此,需要使用更具活力和创新性的管理工具。

Maxwell利用放置在动物身上的卫星标签跟踪海龟、海鸟和其他海洋物种在时空中的运动——这项新技术刚刚开始应用于海洋物种的实时保护。在过去10到15年,各国才开始将这些工具纳入管理,将动物上的卫星标签、船舶的GPS跟踪和海洋建模结合起来,以制定适应新形势的规则,这种技术被称为动态管理。Maxwell认为,新技术正在使动态的海洋保护方法成为可能,同时气候变化也让它变得十分必要。

在该文章中,作者鼓励国际社会采用这一新的管理战略,并敦促其在国际水域得到广泛应用,因为国际水域覆盖了地球约三分之二的海洋面积。Maxwell提到,他们希望联合国条约中的措辞能够明确包括移动海洋保护区和动态管理,以便这些工具成为今后保护海洋最大区域的选择。

(刘雪雁 编译)

提供服务:导出本资源
  1. 1 孙天旭 贾庆国:美国处理海洋权益与领土争议的实践与成因
  2. 2 庞中英:在全球层次治理海洋问题-关于全球海洋治理的理论与实践
  3. 3 国内首家海洋文化艺术研究机构在深圳成立
  4. 4 国家海洋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分中心揭牌
  5. 5 中国海洋领域重要机构
  6. 6 国际海洋组织
  7. 7 中国发布首个海洋天然产物三维结构数据库
  8. 8 中国海岛逾1.1万个已建成涉岛保护区194个
  9. 9 9600个!我国首次摸清全国陆域入海污染源
  10. 10 2017年青岛海洋环境公报发布
  1. 1 多国开展极地地区海底探测和测绘
  2. 2 研究发现全球水下三角洲退化高风险区域
  3. 3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揭示阿拉伯海海盆尺度盐度锋的特征以及形成机制
  4. 4 全球珊瑚礁正在经历第四次大规模白化
  5. 5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完成4000米水域深海大型海洋动物监测研究首个监测研究航次
  6. 6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研发的自主新型GNSS浮标首次在国家重大海洋工程应急保障中应用
  7. 7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牵头编制的《海洋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观测技术规范》正式发布
  8. 8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诠释雨生红球藻不动细胞快速萌动分裂调控机制
  9. 9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在小球藻资源高质化开发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10. 10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在Nature发文:腐蚀是关键基础设施的重要威胁

版权所有@2017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制作维护: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信息系统部地址: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邮政编号:10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