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mar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network system

微信公众号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源详情

利用无电池传感器进行水下探测

编译者:liguiju发布时间:2019-9-20点击量:3409 来源栏目:科研动态

为了调查大部分尚未被探索的海洋,科学家们计划建立一个由相互连接的传感器组成的水下网络系统,并将数据发送到地面,形成一套水下“物联网”。因此,为这些在海洋深处长期停留的传感器提供恒定的电能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人员利用一个近零功率传输传感器的无电池水下通信系统,监测海洋温度,研究气候变化,长期跟踪海洋生物,甚至对遥远星球上的水域进行采样。该系统利用了两种关键效应,其中一种被称为“压电效应”,当某些材料的振动产生电荷时就会产生这种效应,另一种是“反向散射”,这是一种通常用于RFID标签的通信技术,是通过将调制后的无线信号从标签反射回阅读器来传输数据。

在系统中,发射器通过介质水向用以存储数据的压电传感器发送声波,当波击中传感器时,材料振动并储存产生电荷。然后传感器利用储存的能量将波反射回接收器,或者根本不反射。以这种方式在反射之间交替对应于传输数据中的位:对于反射波接收器解码为1;对于没有反射波的情况,接收器解码为0。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和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的助理教授Adib提到,一旦有了传输1和0的方法,就可以发送任何信息。他也是信号动力学研究小组的创始人。基本上,他们可以仅根据接收到的声音信号与水下传感器通信,并且他们正在收集这些信号的能量。

研究人员在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个水池中演示了压电声学后向散射系统,用来收集水温和压力测量数据。该系统能够在传感器和接收器之间10米的距离同时从两个传感器传输3千比特每秒的精确数据。Adib也提到,这个系统可以用来收集土星最大的卫星泰坦上发现的地下海洋的数据。今年6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蜻蜓”号将于2026年发射一辆探测车,探测月球、抽取水库和其他地点的样本。

(刘思青 编译)

图片源自网络

提供服务:导出本资源
  1. 1 孙天旭 贾庆国:美国处理海洋权益与领土争议的实践与成因
  2. 2 庞中英:在全球层次治理海洋问题-关于全球海洋治理的理论与实践
  3. 3 国内首家海洋文化艺术研究机构在深圳成立
  4. 4 国家海洋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分中心揭牌
  5. 5 中国海洋领域重要机构
  6. 6 国际海洋组织
  7. 7 中国发布首个海洋天然产物三维结构数据库
  8. 8 中国海岛逾1.1万个已建成涉岛保护区194个
  9. 9 9600个!我国首次摸清全国陆域入海污染源
  10. 10 2017年青岛海洋环境公报发布
  1. 1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在亚北极太平洋调控全球大气二氧化碳变化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突破
  2. 2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菖蒲海草床修复和改善海底基质微生物群落结构取得新进展
  3. 3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阐明海洋灾害水母横裂生殖过程中微生物作用机制
  4. 4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在分子印迹表面增强拉曼散射传感器检测蓝藻爆发指示物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5. 5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技术》正式出版
  6. 6 我国高校研制出新型聚酯海水淡化材料
  7. 7 上海海洋大学发明智能软体仿生鱼
  8. 8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揭示全球中尺度涡对海洋盐度的影响
  9. 9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揭示印度季风区降水触发西北太平洋极端海洋热浪的物理机制
  10. 10 深海冷泉微生物天然产物研究取得新进展

版权所有@2017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制作维护: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信息系统部地址: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邮政编号:100190